2017年11月4日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真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11-04
719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 新轉來的小強,是有名的調皮生,同年級別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受他,而張老師二話沒說就同意他轉到自己班里,開學時,張老師在班會上舉辦簡短而隆重的歡迎儀式,說道:有一位活潑熱情的新成員。小強加入了我們的大家庭。隨后,張老師又到小強家家訪。
一開始,小強有所改變。上課搗亂的情況幾乎看不見了,特別是在張老師的數學課上,尤其遵守紀律,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可好景不長。一段時間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師說小強上課搗亂,張老師把小強叫到辦公室,結合剛學習的內容,對他說:我是發現你數學很棒。我這里有幾道數學題,想試試嗎?3×0等于幾,“0”小強回答的干脆利落。10×50再×0?。“小強”的回答一次比一次聲音小。老師0和任何數相乘都是0,這時,張老師說你剛做的題目里,有的數相乘可以得到更大的數,可因為0的存在,最后結果都是0.你愿意做這個0嗎?老師我不想當0,小強急促地說,一改剛才的無所謂態度,每個同學都應為班級做出貢獻,我想做一個有益的數,你說對嗎?小強點點頭。
在后來的一段時間里,張老師特別注意觀察小強,根據他的優勢,讓其擔任了數學課代表,同時還常常像其他的科任老師了解情況,大家都反映小強在課堂表現中看到了可喜的變化。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價張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1 運動會結束后,小華在周記中寫下了自己的感受:這一次學校秋季運動會非比尋常,因為有一個特殊的項目,班級韻律操比賽。我們班余老師是一個比較要強的老師,每次比賽她都要力爭好成績,大家熟練的韻律操對于我這個新轉來的新手來說是難上加難,有班級干部向余老師建議不讓我參加比賽,我本想余老師會同意,反正學校并沒有要求說全班都參加,再說我剛轉來,但余老師沒有同意,在班上說:咱們是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班上一個同學都不能少。我感覺到余老師用鼓勵的眼光看著我,眼前比賽日漸臨近,我很是著急,看得出與我們一同訓練的老師也著急。余老師找到我,鼓勵一定能行。一邊親自教我韻律操的每一個動作。余老師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師每次講解示范動作彎腰時,總咬著牙,我更是認真的操練,在余老師的幫助下,我終于在較短的時間學會了班級韻律操。
比賽終于來了,比賽前老師走過來,對我們說同學們不要太看重比賽成績,只要將我們平時訓練的水平展現出來即可!說完朝我點頭微笑。我知道余老師在鼓勵我,他相信我能行。
隨著音樂聲音響起,我按照老師平時教的動作,一絲不茍地做著,同學也是異常認真,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終于奪冠。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對余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14分)
32 世界各國文化都包含無形和有形兩個層面,這二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稱為“道”和“藝”,各種具體的學問,習稱為“藝”,萬物共同的道理,習稱為“道”。
在中國文化中,道和藝之間是同一不可分的關系,并著重強調“由藝臻道,以道統藝,”求道被座位一切“藝”的根本指歸。
“道”的概念,在中國文化中有至高無尚的地位,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傳統文化被稱為道文化也不為過,它以傳道,明道,行道為指歸,以求道,悟道,振道為根本,以載道為內涵,以達道為究竟。如家將其表述為“下學習以言傳,上達必有心悟”。下學“人倫日用”,上達“天道性命”,就是說要從具體的“藝”上升到“道”,用“道”來指導“藝”,“藝”的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豐富,孔子在《禮記》中每次提到要以“六藝”來教育青少年,“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禮樂指各種禮儀規范,唱歌跳舞等,屬于文藝范疇。射御包括射箭,騎馬等體育運動,屬武藝范疇,書指的是書法,算術,天文地理屬于技藝范疇。因此,“藝”包含文藝和武藝,技藝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識與技能等技術范疇。朱熹《大學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歲,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見,古人從小就有要學習諸多“藝”層面的知識,這對于提高個人修養,非常重要。舉例來說,武藝中的“射”在古代也是相當被重視的一項活動,因為它不僅是簡單的體育運動。通過這項活動還可以培養心性,射箭時必須身體端正,精神集中,心無旁騖。若射不中,則反思自問,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過簡單的“射”提煉出了豐富的“道”的內涵。
古代,老百姓不識字,卻懂得做人的道理,他們的觀念就是從說唱戲曲中學的。
傳統的戲曲作為一種“高臺教化”,其中的正邪,雖然過于臉譜化,但恰恰是這些,讓人們懂得了善惡之分,藝術的呈現和發展,一定要遵從,“由藝臻道,以道傳藝”的傳統精神,努力恢復藝術陶冶性情,凈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諧社會的本來功能,不要讓藝術成為比拼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動人欲,孵化心靈,污染社會的玩物。天地萬物,道通為一。《中庸》中講“道不遠人”,但不是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類似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的“氣”,它不是一種簡單的物質,精神,能量。跟具體操作的層面氣功沒有關系,而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傳達的精神力量。各種門類的“氣”都是日見日聽日感的,必須通過視,聞摸去體會內部所包含的道理,通過外在的形象,達到內在的理念,觀點的體悟余認同,得到更高層級的智慧。視為文化之魂,中國古典文化及其重視,對道的領悟和把握,將這種更高層次的智慧,視為文化之魂。我們可以從提倡,宣揚古典文化中門類豐富的“藝”入手,進而理解并體會,高層及的“道以達道,恢復,增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道》
(1)文章認為中國文化中的道和藝有哪些特點?根據文章內容概括。
(2)文章為什么說中國文化中的道和藝是不可分的?根據文章內容分析。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一天,富有的父親帶著兒子從城里去鄉下旅行,想讓他見識一下窮人是怎樣生活的。在農場一戶最窮的人家里,他們度過了一天一夜。旅行結束后,父親問兒子:"旅行怎樣?""好極了!""這回你應該知道窮人是什么樣了吧?"兒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嗎?"兒子想了想說:"我們家里只有一條狗,可是他們家里卻有4條狗;咱家僅有一個水池通向花壇中央,可他們竟有一條望不到邊的小河;夜里我們的花園里只能看見幾盞燈,可他們的花園上面卻有千萬顆星星;還有,我們院子里只能停幾輛小汽車,可他們院子里卻能容得下幾百頭奶牛。"兒子說完,父親啞口無言。接著兒子又說:"等我長大了,一定過上和他們一樣富裕的生活。"
寫論說文。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
閱讀推薦:2017年11月4日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真題參考答案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yudeyuanshi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育德園師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考試資訊,了解最新優惠活動,還能隨時隨地與老師進行一對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