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考卷七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01-16
67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孟子》中“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學則三代共之”,其中“校、序、庠、學”都是指( )。
A.教師
B.學校名稱
C.私塾
D.六藝
2.心理學是研究人的( )的科學。
A.心理活動的規律
B.行為和心理活動的規律
C.生理與心理活動的規律
D.行為活動的規律
3.我國中小學開設的語文、數學、外語等課程屬于( )。
A.活動課程
B.潛在課程
C.綜合課程
D.學科課程
4.( )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A.斯金納
B.布魯納
C.苛勒
D.加涅
5.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小紅傾向于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則她的認知方式是( )。
A.場依存型
B.發散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6.以個體認識論為基礎提出教學理論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體良
C.赫爾巴特
D.夸美紐斯
7.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辦法,這是違背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互補性
D.差異性
8.( )即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
A.直接強化
B.外部強化
C.自我強化
D.替代性強化
9.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除要求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還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學習能力
D.研究能力
10.表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階段是( )。
A.依從
B.認同
C.內化
D.堅定
11.被稱為課程論經典的學術著作是( )。
A.《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標分類學》
C.《教育過程》
D.《教學與一般發展》
12.通過準備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對過程及時總結是( )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練習法
13.布魯納在教學上提倡( )。
A.指導法
B.討論法
C.發現法
D.接受法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 )。
A.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B.全面了解學生
C.培養優良的班風
D.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15.( )是衡量一個測驗正確性的重要指標,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簡述學生心理發展的四個基本特征。
2.簡述小學教學的任務。
3.教師應如何備課?
4.簡述應當怎樣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根據課堂紀律形成的原因,課堂紀律分成哪四種類型?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英國心理學家高爾頓曾根據名家傳記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選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軍官、文學家、畫家、音樂家在內的977位名人作為研究對象,他把對這些名人的調查結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這些名人的家屬中,出名的父親有89人,兒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組中出名的親屬只有1人。因此,高爾頓認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
高爾頓這一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
2.桌五年級一女生把一男同學向其表達“愛慕之意”的情書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認為,要嚴肅處理,“殺一儆百”,于是在班會上把這封“情書”公之于眾,結果導致了該男生的休學。
請用所學的德育規律、德育原則分析該案例。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
請設計教學片斷,讓學生學會“左”、“右’’二字。(音、形、義三者結合)
移動端訪問:2016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考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