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專家標準預測試卷(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2-25
399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專家標準預測試卷(二)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答案】D。“十個手指各有長短”說明了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差異性。
2.【答案】A。處于關注生存階段道的一般是新老師,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如何與學生、同事搞好個人關系。
3.【答案】C。教師勞動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創造性地運用教育規律。
4.【答案】A。該教師采取肯定、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班集體做貢獻,這樣避免了自己處于窘境,還為學生創設了自我教育的氛圍。如果查處拖延時間,不理睬又損害教師威信,批評學生又會傷害師生關系。故選A。
5.【答案】C。學生具有向師性, 會自然地親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師,把教師作為獲取知識的智囊、解決問題的顧問、行為舉止的楷模。
6.【答案】C。教育政府規章。
7.【答案】A。解析: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二章《事故與責任》第9條、第10.條的相關內容.學校和電影院應該承擔相應責任。故選A。
8.【答案】B。我國現行的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9.【答案】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一次提出“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
10.【答案】A。《教師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地方人民政府對違反本法規定,拖欠教師工資或者侵犯教師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
11.【答案】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12.【答案】D。《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13.【答案】B。《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14.【答案】D。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15.【答案】C。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16.【答案】A。《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二條“愛崗敬業”中對提出,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17.【答案】D。體現教育的榜樣示范作用。
18.【答案】A。教師個體職業良心形成最初受社會生活和群體的影響。
19.【答案】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體現的是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二條“愛崗敬業”中提出,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20.【答案】A。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都能得到自己的發展,這是檢驗教育者是否堅持“育人為本”的一塊試金石。
21.【答案】D。蒼是深青色,深綠色。
22.【答案】C。《五牛圖》是1300年前唐代畫家韓滉所作,這也是目前所見最早作于紙上的繪畫。畫中五牛,形象各異,姿態迥然,或俯首或昂頭,或行或駐,活靈活現,似乎觸手可及。
23.【答案】C。中國古代宮殿建筑普遍采用紅色,以紅色為主體顏色,既顯得莊嚴穩重,又給人一種敬畏感。
24.【答案】A。《西風頌》雪萊“三大頌”詩歌中的一首,屬于浪漫主義文學故應該排除。
25.【答案】D。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是浪漫主義的杰出代表作。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D。
26.【答案】A。大綱視圖是Word主窗口的一項基本視圖。
27.【答案】C。通過打印功能就能實現。
28.【答案】D。李某認為張健不是百事可樂的高級雇員,原因在于張健只喝可口可樂,這里缺少一個大前提,即所有高級雇員都只喝本公司產品,所以張健若要是百事可樂的高級雇員就應該喝百事可樂,答案為D。
29.【答案】C。根據分號后面的句子,可以知道它的等價命題即逆否命題正是C。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參考答案】
(1)從李老師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應有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2)愛崗敬業就是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志存高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
(3)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于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李老師是愛崗敬業的楷模,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他對祖國人民的忠心,他對山區孩子的真情,他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為我們樹立了愛崗敬業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教師工作崗位上,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履行自己為國家、為民族未來培育人才,的光榮職責。
31.【參考答案】
(1)該任課教師嚴重侵犯了學生陳曉華的生命健康權。
(2)《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條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六十三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盡管本案是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的,但教師已直接造成他人死亡,應負刑事責任。學校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32.【參考答案】
答:材料中王老師的教育行為是恰當的,遵循了現代教師素質教育職業理念的相關要求。材料中李老師的教育行為是不恰當的,違背了現代教師素質教育職業理念的相關要求。
(1)素質教育的教育觀認為,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2)素質教育的學生觀要求教師“以人為本”。認為學生是獨立的主體,是具有主體地位和主體需求及主動發展可能性的人。學生是發展的人,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王老師根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處理課堂偶發事件;而李老師則按以“以教師為本”的理念來處理課堂偶發事件。王老師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李老師教師的處理方式則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
(3)素質教育的教師觀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王老師將自己視為學生發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李老師視自己是課堂的控制者,以完成教育任務為追求。
總之,我們要以材料中王教師的為榜樣,從李教師的行為中吸取教訓,在教育實踐中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職業理念。
33.【參考答案】
1.該句將湖泊比喻為“一塊巨大的海綿”,用海綿吸水來喻湖泊吸音,海綿“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強,把作者微妙的主觀感受用常見物品傳遞給讀者,形象而生動。
2.作者描寫了多種不同的聲音:自然界的聲音增加了寧靜感,也是寧靜的一部分,作者寫這類聲音是為了表現寧靜之美;工業文明的喧鬧破壞了寧靜,作者描寫這類聲音來表達批評和擔憂。作者通過描寫這兩大類聲音,表達了寧靜無價的主旨,和作者對寧靜的贊美與向往。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4.【參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