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深度測試題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1-22
33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學校在課堂教學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是( )。
A.課余活動
B.課外活動
C.群眾活動
D.文娛活動
2、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是指( )。
A.最新獲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兒童在現有發展水平與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
D.需要在不發展階段掌握的能力
3、穩定的情緒、良好的性格、堅強的意志是班主任的( )。
A.思想道德素養
B.業務素養
C.心理素養
D.人際關系素養
4、在教學中國地形時,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中國地形圖進行教學。運用的教學情境創設方法是( )。
A.借助問題創設情境
B.借助圖畫再現情境
C.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D.聯系生活展現情境
5、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改小學堂為小學校,分初等小學校和高等小學校。初等小學校的修業年限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6、就兒童發展整體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 )的特點。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個別差異性
D.階段性
7、王老師在對某一課程進行教學反思的時候,將此次出現的問題與往年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對比、歸納和總結。這種教學反思方法是( )。
A.橫向反思
B.縱向反思
C.理論反思
D.經驗反思
8、采用一定的標準和手段,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的過程是( )。
A.教學方法
B.教學目標
C.教學評價
D.教學反思
9、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 )。
A.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B.工作動機和提高動機
C.高尚動機與低級動機
D.社會動機與個人動機
10、課外活動的主體是( )。
A.班主任
B.學生
C.少先隊組織
D.學校管理人員
11、教學活動中師生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而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稱( )。
A.教學組織形式
B.教學模式
C.教學方法
D.教學策略
12、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教育現象的是( )。
A.媽媽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嬰兒吸奶
C.成人學開車
D.木匠教徒弟手藝
13、“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體現了德育的( )原則。
A.疏導
B.導向性
C.因材施教
D.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14、小學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具有( )。
A.示范性
B.復雜性
C.主體性
D.長期性
15、被毛澤東稱為“學界泰斗,人世楷?!钡慕逃沂?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楊賢江
D.徐特立
16、對學校教育來說,課外活動( )。
A.與課堂教學相配合,是課堂教學以外對學生身心施加多種影響的正規教育活動
B.是學生自愿參加的,因此要替代課堂教學
C.并不是正規的教育活動,而課堂教學是正規的教育活動
D.是課堂之外的,不可能與課堂教學的教育目標保持一致
17、第一次確立了直觀幾何知識在我國小學算術課程中的地位的教學大綱是( )。
A.《小學算術課程暫行標準(草案)》
B.《小學算術教學大綱(草案)》
C.《全日制小學算術教學大綱(草案)》
D.《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18、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只一味批評學生,認為其無藥可救,這違背了( )的原則。
A.導向性原則
B.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C.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D.疏導原則
19、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青春期的特征是(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亂
B.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
C.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
D.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
20、教學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
A.接近性原則
B.合作性原則
C.對比性原則
D.真實性原則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
22、簡述小學生自我評價的特點。
23、簡述感覺的特性。
三、材料分析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某小學要進行一次全校性的書法比賽,希望給同學們提供一次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次活動是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能力,在學生中形成集體榮譽感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此活動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各位老師和學生都給予了充分重視,積極地準備這次活動。
問題:
(1)書法比賽屬于哪種課外組織形式?
(2)開展課外活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新學年開始了,一位充滿工作熱情、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給學生提供一個更有情趣的學習環境,對教室進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他在教室內周圍的墻上張貼了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圖畫,窗臺上還擺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滿了生機。
問題:請你判斷,這樣的布置將產生什么樣的效果?為什么?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兩小題,26、27任選一題作答,40分)
26、為《鐵生銹了》編寫一份教學設計。
27、請認真閱讀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運算能力?如何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
(2)如指導中年級小學生學習,試擬訂教學目標。
(3)依據擬訂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節并說明理由。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深度測試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