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高分突破試題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1-07
21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發揮人的創造性,離不開求異思維。所謂求異思維,就是指注重已知與未知之間的矛盾,揭示現象與本質間的差別。它要求對公認為是完美無缺的定論持懷疑和批評態度,富于挑戰性地對待傳統和習慣的思維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說“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根據上文,下列對“求異思維”理解正確的是( )。
A.是對已知的矛盾進行揭示
B.是富有懷疑和批評態度的思維模式
C.是李四光所用過的思維方式
D.是一種傳統的習慣思維方式
2、趙州橋是現存世界最早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它是由我國古代工匠( )建造的。
A.李春
B.李冰
C.劉徽
D.沈括
3、中國人有句俗語說,“師生如父子”,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 )。
A.師生關系就是父子關系
B.師生關系基本等同于父子關系
C.教師對學生既有像父母一樣的關愛,又有像父母對自己子女一樣的偏愛
D.教師對學生有像父母一樣的關愛,卻沒有像父母對自己子女一樣的偏愛
4、中國首位獲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提名獎的童話作家是( )。
A.陳伯吹
B.周銳
C.孫幼軍
D.金波
5、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求教育者( )。
A.對學習不討厭,與人交談不厭倦
B.喜歡學習,喜歡交談
C.不厭倦學習,不厭倦幫助他人
D.不斷學習,吸取更多知識營養,教育學生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6、 WPS、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屬于( )。
A.管理軟件
B.網絡軟件
C.應用軟件
D.系統軟件
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第一個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西方國家是( )。
A.英國
B.德國
C.法國
D.瑞士
8、計算機根據運算速度、存儲能力、功能強弱、配套設備等因素可劃分為( )。
A.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膝上型計算機
B.電子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集成電路計算機
C.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和微型機
D.8位機、16位機、32位機、64位機
9、對于差生,優秀教師總是耐心給予輔導,不帶任何歧視和偏見。支持他們這樣的關鍵因素是( )。
A.敬業精神
B.公平公正的態度
C.嚴格要求學生
D.樂教善教
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應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發展
B.素質教育強調尊師愛生,師生民主平等,雙向交流
C.應試教育強調師道尊嚴,師生之間是一種管與被管的關系
D.素質教育是實行學生完善發展的教育
11、( )因一部戲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而影響深遠,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A.京劇
B.評劇
C.豫劇
D.越劇
12、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發音源自景德鎮的歷史名稱“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鎮瓷器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以下不屬于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的是( )。
A.青花
B.白瓷
C.玲瓏
D.粉彩
13、諺語說“十霧九晴”,指大霧多發生在晴天時,因為( )。
A.晴天時水汽多
B.晴天時大氣運動緩慢
C.晴天時塵埃多
D.晴天時大氣逆輻射弱
14、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因一部童話的成功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童話是( )。
A.《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B.《魔法師的帽子》
C.《柳林風聲》
D.《長襪子皮皮》
15、營養素中,發熱量大且食后在胃腸道停留時間最長(有飽腹性)的是( )。
A.蛋白質
B.脂肪
C.維生素
D.葡萄糖
16、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教師應該具備哪方面的素質?( )
A.良好的道德修養
B.團結協作精神
C.人際交往能力
D.忠于職守
17、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唐朝印刷的(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A.《金剛經》
B.《天工開物》
C.《農政全書》
D.《永樂大典》
18、加強師德建設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重要工程,是貫徹( )的現實需要。
A.依法治國
B.以德治國
C.以人為本
D.均衡發展
19、國際上用來綜合考查居民間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是( )。
A.恩格爾系數
B.基尼系數
C.道?瓊斯指數
D.納斯達克指數
20、學生李某在走廊里被同學王某惡作劇地用腳絆了一下,結果李某重重地撲倒在地上,頭部也狠狠碰了一下,李某當時沒什么異樣。準備上課的老師看見了,批評了王某幾句。幾天過后,李某頭部疼痛,父母將他送到醫院診斷,經檢查為輕微腦震蕩。對這起事故,誰應該擔負責任?( )
A.李某
B.王某
C.李某的監護人
D.王某負主要責任,學校負次要責任
21、下列歷史事件與主要人物對應有誤的一項是( )。
A.安史之亂——安祿山
B.三藩之亂——吳三桂
C.玄武門之變——李世民
D.陳橋兵變——朱元璋
22、“五四”時期的著名兒童散文《落花生》作者是( )。
A.許地山
B.冰心
C.郭沫若
D.周作人
23、從教師個體職業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師的職業良心首先會受到( )的影響。
A.社會生活和群體
B.教育對象
C.教育法規
D.教育原則
24、 1914~1918年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沖擊封建制度②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③北洋軍閥分裂④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華經濟掠奪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25、通過文獻后面列出的一系列參考文獻條目的指引,來找到那些參考文獻的原文,這種檢索方法屬于( )。
A.文獻法
B.追溯法
C.分段法
D.瀏覽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27、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 )。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經費保障
D.衛生保障
28、被歷代民間畫工和士大夫譽為“畫圣”的唐代畫家是( )。
A.閻立本
B.張萱
C.吳道子
D.張擇端
29、我國世界聞名的制堿專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發明了侯氏制堿法。所制得的堿除用在工業上以外,日常生活中的油條、饅頭里也加入一定量的這種堿。這種堿的化學名稱是( )。
A.碳酸鈉
B.碳酸鈣
C.硫酸鎂
D.硫化汞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觀看視頻《海洋垃圾》片段,回答問題。
視頻解說內容:日本“3?11”9級大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大量的房屋、汽車和各種殘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個長約111公里的“垃圾島”。研究人員估計,這個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島”兩年內會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國西岸。
其實,在日本地震和海嘯導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經漂浮著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得克薩斯州那么大。雖然后來有人認為其面積被過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
海洋垃圾不僅影響海洋景觀,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產生致命的影響,進而對海洋經濟產生負面效應。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新加坡等發達國家正采取措施,嘗試處理這一問題。
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處理海上垃圾的首選辦法是焚燒發電。不過海洋垃圾的焚燒發電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除了打撈、運輸、擱置脫水外,還會遇到二惡英的排放問題。由于塑料焚燒可產生大量的二惡英,會危及環境和生態,需要有特別能控制二惡英排放的高級焚化爐。海洋垃圾的另一個處理辦法是建造人工島嶼。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兩個離岸的小島實馬高和西康之間建造了1公里長的巖石長堤,并分出了11個相互連接的海灣單元;將單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層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將垃圾灰燼傾倒在這些單元里進行密封,以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燒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個月都要對單元周圍的海水取樣檢測,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況。每當一個單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時,就進行鋪沙種草,接著繼續埋置垃圾。如此反復,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最后在上面栽種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相關鏈接】
材料一目前,我國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占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60個主要城市中,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以城市人1:7 6億為例,如每人每年產生440公斤垃圾,年產生垃圾量為2.64億噸。
材料二英國的垃圾填埋率為90%,意大利為74%,美國為67%,法國為45%,德國為46%。瑞士的垃圾焚燒率為74%,日本為72%,丹麥為70%。美國的廢紙利用率為60%,鐵罐頭盒回收率為25%,玻璃回收率為20%。
問題:
(1)結合上下文,分別指出下列句子中畫線部分的作用。(8分)
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單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況。
②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得克薩斯州那么大。
(2)根據文章內容和鏈接材料,就垃圾問題進行探究,寫出你的兩點發現。(6分)
31、觀看視頻《“綠色”淺層地溫能》片段,回答問題。
視頻解說內容:你聽說過“淺層地溫能”嗎?它是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圍內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C的熱能。淺層地溫能的來源以太陽輻射為主,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地心熱量。
我們的地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熱庫,它的資源量非常豐富,其內部的總熱能約為地球儲存的全部煤炭所蘊含能量的1.7億倍,具有經濟價值的淺層地溫能大約是現在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45萬倍。據專家測算,我國地處北緯30°~42°的許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內,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是目前國內發電裝機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也有2億千瓦。
淺層地溫能是一種清潔無污染的能源。這種能源的開發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電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對外界環境影響極小。由于淺層地溫能資源無處不在,人們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熱,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質、水量不發生任何變化。與傳統能源相比,可節省大量運輸、傳輸和存放成本。
可見,淺層地溫能具有眾多的優點,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比人類體溫還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員采用了“熱泵”原理。“熱泵”和“水泵”類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種利用管道將水從低位抽到高位的機械,只不過“熱泵”傳遞的是熱能。我們居住的室內環境和地層土壤中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溫差。冬季時,我們利用熱泵可以把地下的熱能“抽”出來,供給室內采暖;夏季時,再把室內的熱能“取”出來,排放到地下儲存起來。這樣,可以通過自然和人工等補給方式,保持地溫能量的動態平衡,使淺層地溫能得以長期循環利用。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水都是傳遞熱能的載體,被加熱后以便用來儲存熱量。由于電流只是用來傳熱,而不是用來產生熱,因此熱泵只需消耗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較多的能量,通常情況下熱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問題:
(1)文中第四段介紹“熱泵”時為什么要從“水泵”說起?(5分)
(2)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文章內容,解決問題。(9分)
材料:據報道,上海世博會的世博軸安裝的空調系統與眾不同,它在世博軸樁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長的塑料管道。這些管道是“熱泵”的一部分。
請問世博軸安裝的空調系統是如何利用淺層地溫能的?
32、材料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業:“每個生字寫5遍”。就聽有個同學小聲說:“都會寫了,還讓寫!”我沒說話就下課了。但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班會上,我提出了“教師怎樣留作業”的問題,經過商討,同學們一致同意:常規性的作業應該寫,但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決定多寫或少寫,其他時間可以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絕大多數學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寫作業成了他們自己愿意做的一件樂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問題:
結合這位教師的做法,談談怎樣組織學生自主學習。(14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一首這樣的詩特別讓人流連: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著希望……
請以“師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高分突破試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