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命題預測卷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12-10
21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學生的心目中,( )是“好老師”最重要的特征。
A.亦師亦友
B.知識淵博
C.民主平等
D.幽默風趣
2.教師的積極評價不會有效地改變學生的( )。
A.自我認知的傾向性
B.自主行為的調控力
C.需要
D.風格和技能
3.教育行政部門轉變管理職能的關鍵,是教育研究、教育決策和( )相結合。
A.教育實踐
B.教育過程
C.對學校的評價
D.對教育的評價
4.根據法律的規定,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的內部管理體制為( )。
A.教師負責制
B.校務委員會負責制
C.家長委員會負責制
D.校長負責制
5.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應試教育片面強調教育的選拔功能
B.考試與素質的關系是對立的
C.素質教育把面向全體學生放在首位,強化普及意識
D.應試教育只重視考試的課本內容和各種升學資料的死記硬背
6.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定,下列關于我國教育發展戰略目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到2020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人人力資源強國
B.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學前教育
C.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D.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
7.新義務教育法修訂的時間是( )。
A.1986年
B.1982年
C.2006年
D.1990年
8.現在體育界在國際比賽中得了金牌,獎勵一直追溯到運動員的啟蒙教練,這說明了教師的勞動具有( )。
A.未來性
B.復雜性
C.創造性
D.長期性
9.“學高為師”“良師必須是學者”,強調哪一類知識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 )
A.本體性知識
B.條件性知識
C.實踐性知識
D.文化知識
10.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定,對在校園內結伙斗毆,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學秩序的,由( )來處罰。
A.學校
B.教育主管部門
C.家長
D.公安機關
11.下列對《資治通鑒》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總結了許多治國經驗供封建統治者借鑒
B.書中按年月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
C.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D.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詩句中所描寫的人物和詩句的作者分別是( )。
A.岳飛、辛棄疾
B.周瑜、杜甫
C.諸葛亮、李白
D.諸葛亮、杜甫
13.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壯族
B.蒙古族
C.朝鮮族
D.回族
14.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治史思想的史學家是( )。
A.司馬遷
B.司馬相如
C.班固
D.司馬光
15.小張來到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距今( )的北京人。
A.80萬~30萬年前
B.70萬~30萬年前
C.70萬~20萬年前
D.80萬~20萬年前
16.20世紀50年代,著名話劇《茶館》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轟動。它們的共同之處是( )。
A.屬于現實主義的文藝作品
B.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精神
C.描寫了社會歷史的演變
D.反映了當代人的精神創傷
17.唐朝滅亡后,北方相繼出現的“五代”是( )。
A.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后唐
B.后周、后晉、后唐、后漢、后梁
C.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D.后唐、后梁、后周、后漢、后晉
18.( )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詩人、小說家,詩集有《飛鳥集》《新月集》。
A.泰戈爾
B.但丁
C.海明威
D.雨果
19.率領蒙古土爾扈特部萬里回歸祖國的民族英雄是( )。
A.伊桑阿
B.渥巴錫
C.尹湛納希
D.嘎達梅林
20.一個日本人在杭州開設工廠,其時問可能在( )。
A.簽訂《東京條約》之后
B.簽訂《北京條約》之后
C.簽訂《南京條約》之后
D.簽訂《馬關條約》之后
21.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是( )。
A.氨氧化物
B.二氧化氨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2.遺傳變異與特種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
A.有不同的“父母”的原因
B.基因的重組或突變
C.不同的生物之間的融合
D.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23.《藍色多瑙河》的作者是( )。
A.理查?施特勞斯
B.約翰?施特勞斯
C.柴科夫斯基
D.舒伯特
24.人類早期文明最先誕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那么,尼羅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
A.空中花園
B.金字塔
C.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D.長城
25.我國的舟山漁場每年都有一段時間的“休漁期”,其主要原因是( )。
A.魚類每年有一個集中的產卵期
B.舟山漁場附近海域污染越來越嚴重,以致魚量越來越少
C.那段時期沿海地區臺風活動頻繁,為漁民安全考慮,因此不讓他們出海捕魚
D.舟山因捕魚過量,致使目前已無魚可捕
26.發揮人的創造性,離不開求異思維。所謂求異思維,就是指注重已知與未知之間的矛盾,揭示現象與本質間的差別。它要求對公認為是完美無缺的定論持懷疑和批評態度,富于挑戰性地對待傳統和習慣的思維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說“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根據上文,下列對“求異思維”理解正確的是( )。
A.是對已知的矛盾進行揭示
B.是富有懷疑和批評態度的思維模式
C.是李四光所用過的思維方式
D.是一種傳統的習慣思維方式
27.筆跡檢驗就是研究如何通過文字符號的書寫動作習慣特點、文字布局習慣特點、書面語言習慣特點,來認定書寫人的一項物證檢驗專門技術方法。上面一段文字主要告訴我們( )。
A.筆跡檢驗的內容很廣泛
B.筆跡檢驗的研究方向
C.筆跡檢驗的操作方法
D.筆跡檢驗是一項物證檢驗專門技術方法
28.關于計算機“防火墻”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它是在網絡服務器所在的機房中建立的一堵用于防火的墻
B.它用于限制外界對某特定范圍內網絡的登錄與訪問
C.它不限制其保護范圍內主機對外界的訪問與登錄
D.它可以通過在域名服務器中設置參數實現
29.一個身穿工商行政管理制服的人從集貿市場走出來。根據以上陳述,可作出下列哪項判斷?( )
A.這個人一定是該市場的管理人員
B.這個人一定是上級派來的檢查人員
C.這個人一定是來買東西的市場管理人員
D.這個人可能是其他市場的管理人員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某重點大學畢業生小李,在公開招聘中以優異的成績被聘為某小學老師,剛上班時,他虛心向
同事請教,認真備課,努力把握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工作高度負責,教學效果好,在期末的評定中成績優越。但隨著工作的熟悉與社會交往的增多,他越來越不重視備課和對教學環節的把握,開始變得浮躁,他認為:“教師上課就那么回事,我備好一遍課可以用好多年!”上學期學生評教,小李排名倒數第一。校長找其談話,他還不以為然:“我重點大學畢業生,難道還教不了小學生?”之后,他把對校長和學生評教的不滿都撒到學生身上,上課時對不專心聽講或成績差的學生或挖苦諷刺或罰站,甚至趕出教室。
問題:
試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這位教師的行為。(14分)
31.材料
劉某有一女兒劉佳,是一名小學生。劉某認為女孩上學無用,還不如早出來賺錢。遂于2011年暑假,將劉佳送到鄰鎮一個體戶處打工。開學一周后,學校老師、領導、村干部多次上門家訪,劉某拒不說明其去向,還說:“孩子讀不讀書是咱們自家的事,你們不要多管閑事。”
問題:
該材料中劉某是否有違法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規定?違法主體是誰?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14分)
32.觀看視頻《“綠色”淺層地溫能》片段,回答問題。
視頻解說內容:你聽說過“淺層地溫能”嗎?它是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圍內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C的熱能。淺層地溫能的來源以太陽輻射為主,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地心熱量。
我們的地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熱庫,它的資源量非常豐富,其內部的總熱能約為地球儲存的全部煤炭所蘊含能量的1.7億倍,具有經濟價值的淺層地溫能大約是現在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45萬倍。據專家測算,我國地處北緯30°~42°的許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內,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是目前國內發電裝機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也有2億千瓦。
淺層地溫能是一種清潔無污染的能源。這種能源的開發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電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對外界環境影響極小。由于淺層地溫能資源無處不在,人們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熱,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質、水量不發生任何變化。與傳統能源相比,可節省大量運輸、傳輸和存放成本。
可見,淺層地溫能具有眾多的優點,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比人類體溫還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員采用了“熱泵”原理。“熱泵”和“水泵”類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種利用管道將水從低位抽到高位的機械,只不過“熱泵”傳遞的是熱能。我們居住的室內環境和地層土壤中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溫差。冬季時,我們利用熱泵可以把地下的熱能“抽”出來,供給室內采暖;夏季時,再把室內的熱能“取”出來,排放到地下儲存起來。這樣,可以通過自然和人工等補給方式,保持地溫能量的動態平衡,使淺層地溫能得以長期循環利用。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水都是傳遞熱能的載體,被加熱后以便用來儲存熱量。由于電流只是用來傳熱,而不是用來產生熱,因此熱泵只需消耗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較多的能量,通常情況下熱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問題:
(1)文中第四段介紹“熱泵”時為什么要從“水泵”說起?(5分)
(2)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文章內容,解決問題。(9分)
材料:據報道,上海世博會的世博軸安裝的空調系統與眾不同,它在世博軸樁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長的塑料管道。這些管道是“熱泵”的一部分。
請問世博軸安裝的空調系統是如何利用淺層地溫能的?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師德是教師的立師之本,是教師事業成功的保障。
請以“師德”為話題進行寫作,詩歌除外,文體不限,800字以上。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教師愛學生的基本條件是平等。在學生心目中,民主平等是“好教師”最重要的特征。
2.C【解析】需要是指當有機體內部處于缺乏或不平衡狀態時力求得到滿足的心理傾向。教師的積極評價對學生需要的改變不是很大,而對學生自我認知的傾向性、自主行為的調控力以及認知動機、風格和技能卻有巨大的影響,能夠使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比預見的更好。
3.A【解析】教育行政部門轉變管理職能的關鍵,是教育研究、教育決策和教育實踐三者相結合。
4.D【解析】根據法律的規定,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的內部管理體制為校長負責制。也就是說,校長負責處理學校的日常教學科研活動,完善學校的管理,校長全權代表學校并負責賦予校長決策權、指揮權、人事權和財務權,同時健全學校領導機構機制。
5.B【解析】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有很大不同,應試教育片面強調教育的選拔功能,只重視考試的課本內容和各種升學資料的死記硬背;而素質教育則把面向全體學生放在首位,強化普及意識。考試和素質并不是對立的,通過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能夠將考試和素質更好地整合起來。
專家點撥本題主要是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區別的考查。考生應重點記憶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的根本所在,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區別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6.A【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一2020年)》規定,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
7.C【解析】義務教育法是指規范義務教育過程中各方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這方面的立法主要是1986年7月1日起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新義務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開始實施。
8.D【解析】教師的勞動不是一種短期見效的行為,而是一種具有長期性特點的特殊勞動過程。
9.A【解析】本體性知識是指可以直接傳授給學生的學科知識以及與學科知識有密切關系的其他文化知識。“學高為師”“良師必須是學者”,正是強調了此類知識。
10.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72條規定:“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故選D。
11.C【解析】《資治通鑒》是編年體,不是紀傳體。
12.D【解析】詩句是杜甫對諸葛亮的描寫。
專家點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句出自杜甫的詩作《蜀相》,詩名直接說明了其所描寫的人物:蜀國的丞相諸葛亮。這首詩是杜甫游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此詩借游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
13.A【解析】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民族。
14.A【解析】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治史思想的史學家是司馬遷。
15.C【解析】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原始人,距今約70萬一20萬年前。
16.B【解析】正是由于《茶館》和《等待戈多》的社會批判精神,才使得它們的上演與觀眾產生了共鳴,引起了轟動。
17.C【解析】五代依次序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的主要位置在中原,君主大多為外族。除后唐定都于洛陽外,其余四代都定都于開封(汴京)。
18.A【解析】B項但丁是意大利人,C項海明威是美國作家,D項雨果是法國作家,故排除B、C、D三項。而A項泰戈爾是印度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專家點撥1913年,泰戈爾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作家。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9.B【解析】渥巴錫,清代衛拉特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因不堪忍受沙俄的統治,率部東歸,于1771年回到祖國懷抱。
20.D【解析】1895年《馬關條約》規定,開放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辦工廠。
21.C【解析】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地球仿佛焐在一口鍋里,溫度逐漸升高,就形成“溫室效應”。
22.B【解析】基因的重組與突變導致變異和物種演化。
23.B【解析】《藍色多瑙河》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最負盛名的圓舞曲作品,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
專家點撥《藍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小約翰?施特勞斯,他是老約翰?施特勞斯(同為作曲家)的長子,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施特勞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者,被世人譽為“圓舞曲之王”。
24.B【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空中花園、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屬于古代巴比倫文明,長城則是中國文明的象征。
25.A【解析】休漁是為了讓海洋中的魚類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長時間,每年在規定的時間內,禁止任何人在規定的海域內捕魚,對魚類的生長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各海區、水域,每年都不是固定的。休漁期就是禁漁期,它根據水生資源的生長、繁殖季節習性等,避開其繁殖、幼苗生長時間,以保護資源。
26.B【解析】求異思維,要求“對公認為是完美無缺的定論持懷疑和批評態度,富于挑戰性地對待傳統和習慣的思維模式”。
27.D【解析】題干是給筆跡檢驗下的定義,對句子進行提煉,可得到答案為D項。
28.B【解析】防火墻是一種用來加強網絡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絡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絡進入內部網絡、訪問內部網絡資源,保護內部網絡操作環境的特殊網絡互聯設備。
29.D【解析】題干給出的信息,只有“穿著工商行政管理制服的人從集貿市場走出來”,根據這一信息,不能準確判斷這個人是來集貿市場做什么的。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小李的做法是錯誤的。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看,他的錯誤在于:
(1)沒有遵守嚴謹治學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謹治學是指教師在求知和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做到嚴密謹慎、嚴格細致。嚴謹治學對教師來說,有兩個內容:一是刻苦學習,勇于探求新理論、新知識,做到鍥而不舍、學而不厭,從而掌握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二是認真細致地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堅持真理,求真務實,做到誨人不倦。小李不重視備課和對教學環節的把握,屬于對學生不負責,沒有嚴謹治學的態度。
(2)沒有遵守熱愛學生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熱愛學生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集中體現,它不僅是一種教育手段,還表現了一種職業上的政治責任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順利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在教育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友好待人、趨向合群等良好的社會情感和開朗樂觀的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向上的激情,從而增強教育的效果。而小李在言語中表現出對學生的輕視,不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專家點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包括六條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這是歷年考試中的重要考點,經常以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出現,所占分值較大。這六條是:(1)愛國守法—一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2)愛崗敬業一——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4)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31.【答案要點】(1)本案例有違法行為。
(2)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對義務教育分別從家庭和社會方面作了法律保障。第11條第1款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第3款規定,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招用應該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業。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9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第28條第1款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3)違法主體是劉某及個體戶。
(4)對劉某:根據《義務教育法》第58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并責令限期改正。
對個體戶:根據《勞動法》第94條規定,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32.【答案要點】(1)以人們熟悉的事物通俗易懂地說明“熱泵”的工作原理。
(2)①世博軸樁基下面埋藏的管道是“熱泵”的一部分;②使用“熱泵”傳遞淺層地溫能,實現冬暖夏涼的效果③通過管道中的水傳遞熱能,儲存熱量。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大愛無聲,師德千秋
天崩地裂,地動山搖,日月潛形,陰風哭嚎,房屋坍塌,橫尸遍野。那場毀滅性的八級汶川大地震將時間定格在讓國人乃至世人震驚的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幾秒鐘的時間,一座座城市、一排排樓房、一條條道路完全損毀;幾秒鐘的工夫,我們幾萬名同胞身陷廢墟,生命垂危。哭喊聲、呻吟聲、求救聲在這一刻伴著淚水化成了無盡的哀痛。也就在這一刻,綿竹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老師臨危不懼,鎮定自若,他冒著樓房劇烈搖晃,馬上會倒塌的危險,迅速地組織學生撤離。就在教學樓即將倒塌的生死關頭,年輕的人民教師譚千秋,毅然作出生命中最堅定的選擇,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支撐成生命的弧度,死死地將四個孩子護在身下,四個孩子得以生還,而譚老師卻永遠地倒下了。
譚老師走了,丟下了年邁的父母、美麗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小女兒;譚老師走了,他在天災降臨時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悲壯的贊歌。也許他有愧于自己的親人,但是他卻無愧于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就在那一刻,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接連上演。如身體前傾用生命為孩子們創造了生存空間的張米亞老師、為救6名孩子而被鋼筋穿胸而過的李永強老師、身體被砸成三段而雙手還在環抱3名學生的向倩老師、身擋水泥板救下小孩的瞿萬容老師……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那極其短暫的瞬間,在那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絲毫的膽怯,毅然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將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用生命詮釋了師者對學生最誠摯的愛,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一件件、一個個生動感人的例子,見證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風采,見證了人民教師崇高的師德形象,見證了這崇高精神的背后人民教師那顆強烈的責任心。
在新的歷史時期,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這種責任心已經內化為我們每一名教師內在的品質和良知,已經內化為自覺的日常行為。在教師隊伍中,在教學一線上,不乏像譚千秋、瞿萬容等那樣把愛放在生命之上的好老師,更有許許多多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同樣創造著偉大的光榮人民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們默默無聞,為了學生夜以繼日地工作,為了學生付出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為了學生他們上不能贍養老人,下不能盡為人父母的責任。在平凡的日子里,他們正在用每一個細節、每一點努力、每一滴汗水,詮釋師德的偉大與崇高。他們正以言傳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教師。這種寓平凡于偉大的事跡,也才能震撼人心。
此時此刻,我已淚如泉涌,恐怕我傾盡言語也無法表達對他們的深情敬意,只能以拙文鈍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沉痛哀悼。我相信,我們每一名教師都會永遠記住他們英雄的姿勢、生命的壯舉。因為,從這一秒開始,還有無數的人民教師會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勇敢的、恪盡職守的、大愛無聲的人!像他們一樣,在危險面前絕不顫抖!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命題預測卷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