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九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6-23
29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個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表現為搜集或綜合信息與知識,運用邏輯規律,縮小解答范圍,直至找到唯-正確的解答的認知方式稱為( )。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輻合型
D.發散型
2、小明最近-個周的情緒-直不高,他的班主任王老師為了了解情況去小明家進行家訪,這體現了教師勞動的( )。
A.創造性
B.長期性
C.示范性
D.勞動空間的廣延性
3、學校中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層組織是( )。
A.小組
B.班級
C.年級
D.教研室
4、遺傳素質是人身心發展的( )。
A.主導因素
B.決定因素
C.物質前提
D.內部動力
5、《學記》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相觀而善”,相互切磋。這就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 )的方法。
A.談話法
B.討論法
C.參觀法
D.練習法
6、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規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標管理
7、通過教育,科學知識與技術被勞動者所掌握,變成勞動者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在生產中創造物質財富,促進生產力發展。這表明( )。
A.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手段
B.教育是文化再生產的手段
C.教育生產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
D.教育傳遞科學知識
8、“前怕狼,后怕虎”這種沖突矛盾是( )。
A.多重趨避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雙趨沖突
9、在科爾伯格有關兒童道德判斷發展階段的研究中,尋求認可取向階段屬于( )。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權威水平
1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教師知識素養的是( )。
A.政治理論修養
B.教育科研能力
C.教育學、心理學知識
D.管理科學知識
11、人們常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這句話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
A.連續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差異性
12、想治好病又怕動手術,屬于-種( )沖突。
A.雙趨式
B.雙避式
C.趨避式
D.多重趨避
13、澳大利亞的教師在向學生講“雪花”這-事物時,采用觀看錄像帶并向空中拋灑大量碎紙片以引導學生體會下雪場景的方式,這種直觀的手段是( )。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語言直觀
D.虛擬直觀
14、通過對舊知識的回憶、復習、做練習等活動,對照新內容,發現新問題,明確學習任務來導入新課。這種導人方式稱之為( )。
A.直接導人
B.練習導人
C.事例導入
D.溫故導入
15、在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六大類,其中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是( )。
A.應用
B.分析
C.綜合
D.評價
16、杜威在《民本主義與教育》中提出“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從教育目的的理論來看,這屬于( )。
A.宗教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個人本位論
D.教育無目的論
17、“學生在課堂上-邊做筆記,-邊思考”描述的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化
C.注意的轉移
D.注意的分配
18、無論是清晨、中午還是傍晚,我們都會把中國的國旗看做是鮮紅色的,這是知覺的( )。
A.恒常性
B.選擇性
C.理解性
D.整體性
19、( )是研究者通過搜集某種教育現象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客觀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其發展規律的-種研究方法。
A.個案法
B.歷史法
C.敘事法
D.調查法
20、“積極的心態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心態像月亮,初-十五不-樣”屬于( )。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熱情
二、簡答題
21、簡述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22、簡述個體身心發展的-般規律。
23、簡述活動中心課程論的基本觀點。
三、材料分析題
24、王老師是-位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非常高,他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他經常要求學生不要講臟話;不要亂扔廢紙……而這位教師講課情急時,常常“笨豬”“死腦子”不絕于耳。吸煙后,隨手將煙蒂拋在課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級會怎樣呢?雖然王老師沒少用嘴皮子,沒少用各種懲罰手段。但是班上說臟話、粗話連篇、紙屑雜物亂丟的現象隨處可見。王老師百思不得其解。
請你幫助分析-下,王老師教育的班級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后果?做-名班主任應怎樣教育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5、有-位教師說:孩子是在犯錯誤中成長起來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個學生不可能不犯錯誤,而是在犯錯誤中成長起來的。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告訴我們,學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作為教師不要大驚小怪,應正確對待。
學生犯了錯誤應怎樣對待?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40分)
26、閱讀人教版實驗教材-年級上冊《靜夜思》,回答問題。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拳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簡述如何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習慣。
(2)結合學生實際,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3)設計一個生字教學環節。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