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3-20
765

三、材料分析題
24、【解析】
(1)沈老師的處理方式很恰當
第一,沈老師做到了長善救失。雖然是學生的惡作劇,但是沈老師還是能看到學生的山觀點,并進行了贊揚,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第二,教師運用了期望效應。羅森塔爾的實驗對教師的啟發表明,教師如果對學生有期待,并能鼓勵指導學生,學生就會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教師注重教學的教育性原則,在教學中能夠從思想品德方面給與學生一定的啟發,能夠做到學生的自我感悟。
(2)教師處理課堂問題行為的具體策略,根據實踐經驗的總結,一般可概括為以下幾種:
?、俸雎孕《肄D瞬即逝的問題行為。
?、诜茄哉Z警示或停頓。
③適時表揚正確行為。
?、苎哉Z提醒、反復提醒。
⑤直接提問。
?、迗绦薪Y果,注意慎用批評與懲罰。
25、【解析】
(1)評析劉老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10分)
第一,劉老師做到了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能讓學生感覺教師的評價是合適的。
第二,劉老師做到了教學評價的指導性,通過教師的評價,學生知道自己應該朝向哪個方向努力。
第三,劉老師做到了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劉老師在對學生的評價除了適合學生,而且評價也非常正確合理。
(2)談談“新課改”倡導的評價理論。(10分)
新課改倡導激勵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激勵性評價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行為作出及時、積極的反饋,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
評價目的是促進發展。
評價內容綜合化。全面素質評價。
評價方式多樣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
評價主體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共同參與的、交互作用的評價
更注重評價過程。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四、教學設計題
26、【解析】
(1)如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僦R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維持、財富”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結合文中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正確分析父親剛正、誠實、講信用的人物形象。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學會首尾照應的表達手法。提高自己的體悟理解能力。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財富,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2)為本課設計3組課堂提問并簡要說明理由。(15分)
第1組:父親角度
問題1: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父親的描寫,談談感受。
問題2:概括父親身上的高貴品質。
問題3:父親內心“選擇”與“矛盾”的核心在什么,請你設計父親的內心獨白。
理由: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這組問題從父親的角度,通過逐層提問設疑,深入文章中心,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理解誠信守實的做人原則,明白“道德難題”的真正內涵。
第2組:母親角度
問題1:如何理解開頭段落母親說的“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
富?!钡暮x,請同學們帶著疑問讀課文,解讀“財富”的含義
問題2:母親安慰我說:“不要煩惱,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笔裁词恰暗赖码y題”,我心中的疑問解開了嗎?
問題3:父親解決了這個道德難題了嗎?我明白了嗎?請談啟示。
理由:從母親的角度,串起全文情節脈絡,讓學們清晰明了把握文章重點。
第3組:“我”的角度
問題1:文中“我”的情緒變化是什么樣子的?
問題2:我為什么會有截然不同的情緒?
問題3:我“釋懷”了嗎?明白了嗎?我們家最富有的是哪個時刻?為什么?
理由:從“我”的角度,更能讓學生深入文本作者的內心,更能通過“第一人稱”解讀文本所揭示的人生哲理:誠信、信任。
(3)為本課設計一則板書并簡要說明理由。(15分)
理由:本文的核心是通過“道德難題”的由來以及結局,向人們揭示做人的基本準則:誠實、守信,從而懂得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文章反復論述的核心就是“誠實守信”。而板書設計的原則是力求簡單大方,重點突出,邏輯清晰。這則板書正是符合這個原則,而且也充分體現了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27、【解析】
(1)依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簡要說明如何在本課教學中落實“四基”。(8分)
?、倩A知識。本課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獲得圓的相關知識,這樣能夠使學生牢固掌握。
?、诨炯寄?。學生在觀察圓的特點,動手操作畫圓的過程中鍛煉觀察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刍舅枷?。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
?、芑净顒咏涷?。學生通過動手,增加操作體驗。
(2)若指導六年級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僦R與技能目標:簡單認識圓,并理解掌握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
?、谶^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等對圓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并能借助圓規正確畫出圓,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矍楦?、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學到與數學相關的知識,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及美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22分)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課本55頁的圖片,讓同學們從圖片中找出認識的圖形,引導學生發現車輪,花壇和水池等都是圓形的,從而引出本節課要學的知識—認識圓。
二、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對圓有個直觀、明確的形象認識
(一)找一找
組織學生找一找身邊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圓的?
(二)畫一畫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在紙上畫出一個圓?
2、上臺展示討論結果,教師點評。
(三)折一折
1、請同學們把自己畫出的圓剪下了,對折、打開,再對折、打開,依次重復幾次,發現有什么變化,能得到什么規律。
2、結合同學們的觀察發現,教師講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
3、練習:用彩筆描畫出圓的半徑和直徑。
三、教師演示,學生練習
1、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如何用圓規快速而準確的畫出不同大小的圓:首先將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為半徑;其次,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上作圓心;最后,讓裝有鉛筆的一只腳旋轉一周。
2、學生模仿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體會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同學們,課下想一想車輪為什么是圓形的呢?車軸應該裝在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