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中學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20
496

二、材料分析題
21.【答案要點】(1)十年前,即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變”扣押了蔣介石,逼蔣抗日,也就是“西安事變”。事后,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到西安參加談判,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也得到和平解決。
(2)周恩來協助毛澤東在重慶同國民黨談判,簽署協定,防止再次內戰。最后,國民黨發動內戰。
(3)在解放后相見。
22.【答案要點】(1)背景:①在工業革命推動下,世界經濟發展日益加快。②人文精神不斷發展。③科學家對自然世界的了解有了新的進展。④啟蒙思想家提倡科學和民主,宣揚平等和自由。⑤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歐美建立。
(2)新發展:科學理論由牛頓的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因:經典力學出現危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三、論述題
23.【答案要點】(1)早期殖民擴張:地理大發現拉開了歐洲早期殖民擴張的序幕,歐洲人紛紛到亞、非、拉美等地展開殖民掠奪,葡萄牙東方殖民帝國的建立和西班牙對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證。
(2)商業革命: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商業革命,表現為世界市場擴大,流通的商品種類增多,新的產品出現在各國市場上,特別是美洲的特產逐漸傳播到歐亞大陸。世界貿易中心也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導致了意大利商業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興城市的崛起。
(3)價格革命:新航路的開辟還引起了“價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銀大量涌入歐洲,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雇傭勞動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損失,正在形成中的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則從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聯系的加強:地理大發現和隨之而來的世界市場的擴大,開闊了人類的視野,增進了彼此的交流。在商業貿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世界經濟體系,在殖民擴張基礎上形成的世界殖民體系,推動了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
24.【答案要點】(1)歷史意義: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面對19世紀末年帝國主義要滅亡中國的狂濤惡浪,挺身而出,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號,要求維護民族獨立,是一次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他們大膽地批判封建專制制度,要求仿效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變革封建專制政治,發展資本主義,是一次推動社會進步的政治變革運動。他們提倡資產階級新學,傳播西方資產階級新文化,批判封建主義舊學,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產生了極大影響。所有這些都說明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進步意義的。
(2)經驗教訓: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是由于以康、梁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企圖在不推翻清朝反動的封建政權、不觸動帝國主義的前提下,依靠一個并無實權的皇帝,用“和平”、“合法”的手段,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結果只能碰得頭破血流。戊戌變法的失敗還表明,由于資產階級維新派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找不到真正打破舊勢力的力量源泉,得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結果只能依靠一部分封建官僚為后援,甚至對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它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軟弱性。
移動端訪問:2013年全國中學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