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單選題練習:文化素養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20-01-13
1072

1. 在秦國進行改革,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的是( )。
A. 管仲
B. 商鞅
C. 鮑叔牙
D. 樂毅
2. 以下中國歷史上著名歷史事件按發生先后順序排序,完全正確的是( )。
A. 牧野之戰——長平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
B. 黃巾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李自成起義
C. 諸葛亮七擒孟獲——陳湯平定匈奴——鄭成功收復臺灣——鄭和下西洋
D. 安史之亂——八王之亂——玄武門之變——土木堡之變
3.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端于( )。
A. 鴉片戰爭
B. 《馬關條約》
C. 《辛丑條約》
D. 百日維新
4.我國歷史上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漢高祖
C. 漢文帝
D. 漢武帝
5. 公元627年至649年,是唐朝李世民統治的年代。在此期間,君臣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社會安定,開創了唐代繁榮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譽為( )。
A. 文景之治
B. 開元盛世
C. 貞觀之治
D. 漢武盛世
6.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標志是( )。
A. 辛亥革命
B. 維新運動
C. 新文化運動
D. 五四運動
7. 中國歷史上首次爆發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是( )。
A.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B. 黃巾起義
C. 黃巢起義
D. 太平天國運動
8. 《史記》中的“世家”主要寫的是哪些人物?( )
A. 帝王
B. 王侯
C. 人臣
D. 小人物
9. 第二次鴉片戰爭( )是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A. 美國
B. 英國
C. 俄國
D. 法國
10. 蒲松齡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文學家,曾數次遭遇挫折。他在銅鎮尺上刻上了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幅勵志對聯中,描寫的兩位歷史人物是( )。
A. 韓信,勾踐
B. 項羽,夫差
C. 項羽,勾踐
D. 韓信,夫差
11.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 )。
A. 9月2日
B. 9月3日
C. 12月12日
D. 12月13日
12.下面人物與“完璧歸趙”密切相關的是( )。
A. 曹植
B. 祖逖
C. 廉頗
D.藺相如
13. 下列成語中,與班超第二次出使西域重新打通路上絲綢之路,并一直延伸到歐洲相關的是( )。
A. 鞠躬盡瘁
B. 投筆從戎
C. 鴻雁傳書
D. 一鳴驚人
14. 下列人物與“四面楚歌”密切相關的是( )。
A. 岳飛
B. 項羽
C. 荊軻
D. 勾踐
15.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 打擊主張實行分封制的保守派
B. 為了加強對思想的控制
C. 為了鎮壓儒家和道家學派
D. 為了鞏固奴隸主專政的政權
16. 下列城市中,建都朝代最多的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洛陽
D. 西安
17. 下列成語中,源于趙匡胤陳橋事變故事的是( )。
A. 黃袍加身
B. 禍起蕭墻
C. 破釜沉舟
D. 聞雞起舞
18. 下列選項中,又稱為“沈陽事變”的是( )。
A. 1.28
B. 7.7
C. 8.13
D. 9.18
19. 下面是關于“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絲綢是當時作重要的運輸品
B. 時間始于我國的唐代
C. 從長安一直到地中海國家
D. 是商貿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
20. 商朝“盤庚遷殷”中的“殷”位于現在的( )。
A. 陜西省
B. 河南省
C. 湖北省
D. 河北省
【答案解析】
1.【答案】B。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春秋時期齊國齊桓公任用管仲變法,齊國稱霸。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他向管仲推薦管仲為相。樂毅是戰國時期燕國將領,軍事家,后投奔趙國。
2.【答案】A。牧野之戰:周武王伐商。長平之戰:戰國。赤壁:三國。淝水:東晉。故A正確。黃巾:東漢。陳勝吳廣:秦。太平天國:清。李自成:明。故B錯。諸葛:三國。陳湯:漢。鄭成功:明末清初。鄭和:明初。故C錯。安史之亂:唐中后期。八王:西晉。玄武門:唐初。土木堡:明。故D錯誤。
3.【答案】A。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英國政府以保護鴉片貿易為借口,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鴉片戰爭。戰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4.【答案】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提出,漢武帝開始推行。
5.【答案】C。“貞觀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A項“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時期。B項“開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期。“漢武盛世”是西漢武帝劉徹統治時期。
6.【答案】D。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學生的帶領下,3000多名北京學生沖破軍警的阻攔,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擁上街頭,在天安門前集會。這次運動被稱為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爆發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辛亥革命”是1911年-1912年初發生的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領導者為孫中山等人。“維新運動”又稱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維新變法,是晚清時期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新文化”運動是1915年開始的“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運動、文學運動,領導者是胡適、陳獨秀、魯迅、李大釗等人。
7.【答案】A。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并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黃巢起義指的是唐末由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導致唐末國力大衰。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
8.【答案】B。《史記》中有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多種體裁,其中,“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9.【答案】C。沙皇俄國通過《璦琿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公領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10.【答案】C。上聯描寫的是項羽,下聯描寫的是勾踐。韓信是劉邦手下的大將,夫差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后最終戰勝的吳王。
11.【答案】B。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9月3日,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2.【答案】D。藺相如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上卿,是完璧歸趙故事的主人公。曹植是三國時期文學家,是曹操的兒子,曹丕的弟弟,與他有關的歷史故事是“七步成詩”。祖逖是東晉初期人物,與他有關的成語是“聞雞起舞”。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與藺相如是同時代人,與他有關的故事是“負荊請罪”。
13.【答案】B。鞠躬盡瘁——諸葛亮,鴻雁傳書——張騫,一鳴驚人——楚莊王
14.【答案】B。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項羽。
15.【答案】B。“焚書坑儒”實質是大興文字獄,鎮壓一批思想文化上的反對派,主要目的是要在思想上控制整個社會,同時要在原東方六國的士人面前樹立秦始皇至高無上的權威,鏟除思想文化上的反秦根源。
16.【答案】D。該題考點是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北京建都始于金,包括元、明、清共四個朝代。南京素有六朝古都的美稱,是指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政權曾在南京建都。洛陽先后有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共11個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較多的城市之一。西安市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目前被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是13個王朝,即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此外有14朝和17朝等不同說法。
17.【答案】A。該題考點是中國古代歷史知識。五代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授意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帝,建立宋朝的歷史事件。禍起蕭墻:出自《論語?季氏》。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公元前207年,項羽率領起義軍在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的故事。聞雞起舞: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和好友劉琨為了學好武藝報效國家,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
18.【答案】D。九一八事變(又稱沈陽事變;日本稱滿洲事變,因中國東北被日本稱作滿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
19.【答案】B。“絲綢之路”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
20.【答案】B。殷是現在的河南安陽。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師資格證單選題練習: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