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試卷(科目代碼:302)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9-11-04
1290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撰寫于我國戰國末期,被認為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學記》
B.《論語》
C.《大學》
D.《中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個體活動
3.近年來我國對農村中小學的布局結構進行了調整。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教育的影響?( )。
A.政治制度
B.經濟制度
C.人口變化
D.文化傳統
4.201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確規定,我國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是( )。
A.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社會生活服務
B.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C.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服務,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D.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人的發展服務
5.我國唐代中央官學設有“六學二館”其入學條件中明文規定,不同級別官員的子孫進入不同的學校。這主要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
A.繼承性
B.等級性
C.歷史性
D.民族性
6.我國古代教育內容中的“六藝”,歐洲古代教育內容中的“七藝”和工業革命以后出現的物理、化學等課程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融合課程
7.2001年我國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實行( )。
A.國家一級管理
B.國家、地方二級管理
C.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D.國家、地方、學校、教研室四級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現過形式教育論和實質教育論的論爭,其根本分歧是( )。
A.以學習直接經驗為主還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B.以理論教學為主還是以實踐教學的主
C.以學科教學為主這是以活動教學為主
D.以傳授知識為主還是以培養能力為主
9.班主任王老師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詳細記錄了學生學習、品德、體育鍛煉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現,較客觀地反映了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王老師這種評價方式屬于( )。
A.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論斷性評價
D.標誰性評價
10.某中學在“每月一星”的活動中,將表現好的、進步快的學生照片貼在“明星墻”上以示獎勵,并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這種做法體現出的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實際鍛煉
D.榜樣示范
11.“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過程規律?( )。
A.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B.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活動與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12.課堂上,同學們的注意被突然飛進教室的只小鳥所吸引,種注意屬于( )。
A.無意注意
B.無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曉斌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好全是刻苦努力的結果,根據維納的歸因理論,曉斌的歸因屬于( )。
A.穩定的內部歸因
B.穩定的外部歸因
C.可控的內部歸因
D.可控的外部歸因
14.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學生解決困難和復雜的任務時,哪種動機水平最有利?( )。
A.中等偏下水平
B.中等水平
C.中等偏上水平
D.高水平
15.林菁擅長記憶物理定律,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這表明他的哪種記憶好?( )。
A.形象記憶
B.情緒記憶
C.邏輯記憶
D.動作記憶
16.張麗在進行道德判斷時,能夠超越某種規章制度,更多考慮道德的本質,而非具體的原則。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其道德發展處于哪一階段?( )。
A.社會契約
B.相對功利
C.遵守法規
D.普遍倫理
17.韓老師常常說方瓊勤奮努力,孫彤細致嚴謹,李冰誠實可信,韓老師描述的這些心理特征屬于( )。
A.能力
B.性格
C.氣質
D.情緒
18.剛進入高一,趙峰就總想“我考不上大學該怎么辦”,他明知離高考還遠著呢,這么早想這個事根本沒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以至于影響了正常學習。他的主要心理問題是( )。
A.強迫觀念
B.強迫行為
C.恐懼觀念
D.恐懼行為
19.謝晶在全校大會上受到表揚,興奮不已;會議結束后,當聽到幾個同學議論“她有什么了不起,你看她長得那個樣”時,她又很快陷入極度苦惱之中。謝晶的表現典型地反映了中學生情緒的哪種特點?( )。
A.兩極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爆發性
20.根據富勒等人的教師發展階段論,衡量教師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是能否關注( )。
A.生存
B.情境
C.未來
D.學生
21.王建在課上玩手機,老師沒有直接提出批評,而是表揚了認真聽講的馮軍,王建看了看馮軍,也開始認真聽講了。該老師使用的課堂管理方法是( )。
A.直接干預
B.替代強化
C.團體警覺
D.處理轉換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課程計劃。
23.遺傳在人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24.問題解決不受情緒影響。
25.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有哪些?
27.簡述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
28.簡述元認知策略的種類。
29.簡述品德的心理結構。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王曉是我班一名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當其他同學在課堂上求知若渴地學習時,他卻經常開小差,時而做出古怪的動作,發出干擾的聲音,時而在教材上臨摹抽圖,毫不在乎老師的批評,在多次苦口婆心勸說無效后,我決定換個思路。
經過細心觀察,我發現他在班上沒有一個朋友,誰也不愛理他。課間,他四處溜達無所事事,偶爾趁人不備拍打一個同學的背后迅速逃離。透過這一幕,我看到了他自暴自棄的背后對友情的渴望。
為了轉變他在同學中的不良形象,我創造時機對他表揚。這種積極地評價果然有效,他的書寫從“狂草”變“潦草”,作文從數行到一頁,學習有了較明顯的進步。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的一篇作文有些新意,就幫他輸入電腦并加以潤色,在班級網頁上展示,結果被同學們熱烈“點贊”,他繪畫有基礎,我請美術老師私下指點,他的畫也上了學校的展板。同學們開始對他另眼相看,他也找回了一些自信。
在此基礎上,我策劃開展“伸出手、不拋棄”的班級活動,先在班干部中討論了與王曉交友的行動計劃,班干部動起來了,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關注他,幫助他,跟他交流,找他玩的同學漸漸多起來,被他欺負打小報告的同學逐漸少了,他為引發他人關注的惡作劇也逐漸沒有了,他終于融入這個班集體,成為班上積極的一員,我們班也也因此獲得了“包容友善先進班集體”的稱號。
問題:
材料中這位老師貫徹了哪些德育原則(8分)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31.材料
曉寧平時沒有復習的習慣,還有一周就要期末考試了,他開始著急起來,并暗自發誓要考出好成績,他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反復背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只要有時間他就去背—背外語單詞,背課文,背語法,背數學、物理公式和化學方程式等,不會合理安排時間,連課間休息也不放過,從晚上背到深夜,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接著背,以致到了頭昏腦脹的地步。他從沒有哪次考試像這次考試下這么大的功夫。自以為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各門功課成績都很不理想。他很失望,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問題:
(1)簡述學生應該如何有效進行復習。(12分)
(2)請指出曉寧復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