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練習:教學組織形式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05-10
586

單項選擇題
1、一個測驗的效度不包括( )。
A.內容效度
B.構想效度
C.預測效度
D.直接效度
【答案】D
【答案解析】效度是一個標準化測驗的必要條件,包括內容效度、預測效度、同時效度和構想效度。
2、打亂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做法,而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編班,這是( )。
A.外部分組
B.內部分組
C.設計教學法
D.道爾頓制
【答案】A
【答案解析】外部分組是指打亂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做法,而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編班。外部分組主要有兩種形式:學科能力分組和跨學科能力分組。
3、學校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有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 )。
A.班級活動
B.文學藝術活動
C.群眾性活動
D.社會公益活動
【答案】C
4、蘇格拉底法又稱為( )。
A.問答法
B.發現法
C.講授法
D.雄辯術
【答案】A
5、我國最早使用班級授課制是在( )年。
A.1862
B.1902
C.1903
D.1912
【答案】A
【答案解析】在中國,嚴格意義上的班級授課制產生于19世紀末,即于1862年京師同文館中采用。
6、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華虛朋
C.伯克赫斯特
D.克伯屈
【答案】D
【答案解析】設計教學法是美國的美國著名教育家克伯屈提出來的。所謂設計教學法,也叫單元教學法,就是設想、創設一種問題的情景,讓學生自己去計劃去執行解決問題。設計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實際活動的學習方式。
7、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不包括( )。
A.暗示教學法
B.講授法
C.實驗法
D.參觀法
【答案】A
8、測驗時跳過某個難題,先做簡單的題目,屬于( )。
A.組織策略
B.監視策略
C.調節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答案】C
【答案解析】調節策略是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發現問題,則采取相應補救措施。
9、( )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認為知識是教師到學生的一種單向傳遞的過程,非常注重教師的性。
A.傳遞一接受式
B.加涅模式
C.自學一輔導式
D.范例教學模式
【答案】A
【答案解析】傳遞—接受教學模式特別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為了確保教師較好地發揮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圍繞“三中心”來進行教學,即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
10、講授法的缺點在于( )。
A.不利于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B.不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C.容易束縛學生,不利于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
D.不利于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