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模擬題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04-20
628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教師愛崗敬業的體現。因此本題選B。
2.【答案】C。解析:略。
3. 【答案】D。解析:根據《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七條規定,選聘班主任應當在教師任職條件的基礎上突出考查以下條件:(1)作風正派,心理健康,為人師表;(2)熱愛學生,善于與學生、學生家長及其他任課教師溝通;(3)愛崗敬業,具有較強的教育引導和組織管理能力。因此本題選D。
4.【答案】C。解析:略。
5.【答案】C。解析:A項是教師處理和領導之間的關系時應遵循的原則;B項是教師處理和學生之間關系時應遵循的原則;D 項是教師處理和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時應遵循的原則。因此本題選C。
6.【答案】B。解析:2007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希望廣大教師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這“四點希望”在全國廣大教師中引起了強烈共鳴。
7.【答案】B。解析:根據《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第五條規定。班主任由學校從班級任課教師中選聘。聘期由學校確定.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時間一般應連續1學年以上。因此本題選B。
8.【答案】C。解析:略。
二、材料分析題
【參考答案】
(1)教室里出現“一片寧靜”的原因是教師的點評不僅傷害了甲同學的自尊心,而且也對其他同學產生了消極性的暗示,挫傷了他們踴躍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2) 相對于小學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心更強,他們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發言的并不多。應該說學生甲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總結出古希臘神話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是難能可貴的,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可是教師的點評,卻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挫傷了學生甲和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是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情況,如果教師換一種說法:“這位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已經找到了古希臘神話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很好。大家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不同之處?”這樣的點評對甲同學是一種褒揚,也必然能激勵其他學生繼續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教學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3)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教師要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素養,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關系,循循善誘,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
三、寫作題
【參考例文】
如何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里,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而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于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強師德修養是我國在新世紀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
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加強理論學習
(1)加強道德理論的學習
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理論,吸取其精華,并在實踐中發揚光大;認真學習共產主義道德理論,用先進的道德理論武裝自己、教育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認真學習一般的道德理論和教師的職業道德理論,從多方面獲取道德知識,為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衡量教師道德是非、指導教師道德行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標準,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具體地向教師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正確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有力,要將教師的師德規范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有助于提高教師遵守師德規范的自覺性。
(3)加強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
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增強教書育人的本領。
(二)加強在實踐中的磨煉
學習理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將理論付諸教育實踐,因為教育實踐不僅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現實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教師師德修養的唯一標準。是教師師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只有經過實踐的反復磨煉。道德認識才能日益明確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堅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豐富,道德理論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品質,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強向教師學習
在教師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所倡導的品質,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體現了新時代師德的特點和要求,他們從不同的側面把教師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具體化、形象化了。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感人事跡,既能幫助我們提高師德認識,又能誘導和激發我們的師德情感。
(四)加強內省和慎獨
孔子曾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教師以師德規范為準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有做壞事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慎獨”一詞源于《禮記?中庸》,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古人尚知內省和慎獨,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努力加強自修養,通過自我修養,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磨煉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實踐中把道德意志轉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
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要有繼承,有發展。有創新。我國教育歷史悠久,從孔子到現在的兩千多年中,前人的教學經驗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要虛心學習,博采眾長,學習別人的經驗,借用別人的教學技巧和方法,促進自己教學上的進步。但同時,也不能安于現狀,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教學要求的提高,學會發展和創新。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立足知識前沿的教師要有開放意識,在博采眾長的同時要有自我創新。
(五)要有執著的精神
教學過程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應把教學當做自己一生的事業來奮斗。雖然初登講臺有些不適應,但隨著對教學工作興趣的提高和對教學內容的熟悉,教師的教學技能也會一步一步地提高。因此,教學過程是一個由模仿到創造,由不穩定到穩定,再到飛躍的逐漸完善的過程。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自身必須具有堅持不懈和執著追求的精神,在不斷地學習實踐中大膽探索,勇于追求,積極進取。總之,教師好做,但教學卻不好做,要想真正勝任教師這一職業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此時,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成了至關重要的一環,它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根本,也是教師有所創造和革新的催化劑,是教師道德行為最深層的根據和重要保證。
總之,師德修養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既要有崇高的師德理想作為個人修養的目標,又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有切實可行的具體要求;從現實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入手,刻苦磨煉,堅持不懈,日積月累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