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01-16
470

一、單項選擇題
1.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聞一知十”,這種現(xiàn)象在教育心理學上稱為( )。
A.遷移
B.同化
C.順應
D.模仿
2.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B.轉變舊的學習方式
C.倡導建構的學習
D.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3.提出教師成長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的是( )。
A.加涅
B.羅森塔爾
C.戴爾
D.波斯納
4.學生聽老師講課,并不能把老師說的每一個字音都毫無遺漏地知覺出來,而是聽取老師講的完整句子和完整的意思。這是知覺的( )。
A.恒常性
B.選擇性
C.整體性
D.理解性
5.下列哪種記憶類型符合俗語所說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恨不休”?( )
A.形象記憶
B.邏輯記憶
C.情緒記憶
D.動作記憶
6.學生通過學習書本知識去認識客觀世界,這反映了教學過程中的( )特點。
A.教育性
B.指導性
C.間接性
D.交往性
7.課程標準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基本依據(jù),其核心部分是( )。
A.課程目標
B.課程內(nèi)容
C.課程結構
D.課程理念
8.人們常說“教育有法,而教無定法”,這反映教師勞動具有( )的特點。
A.連續(xù)性
B.創(chuàng)造性
C.長期性
D.示范性
9.環(huán)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格塞爾
B.杜威
C.華生
D.霍爾
10.制訂教學計劃的首要問題是( )。
A.課程設置
B.學科順序
C.課時分配
D.學年編制
11.勤奮和懶惰屬于下列哪種特性?( )
A.氣質
B.性格
C.能力
D.興趣
12.關于考試焦慮癥的處理,以下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A.考試焦慮癥必要時可以心理治療配合抗焦慮的藥物來處理
B.學業(yè)壓力和考試焦慮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令考試焦慮癥越來越嚴重
C.考試焦慮癥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學生內(nèi)部的壓力,所以只要處理好學生的心態(tài)和觀念即可
D.系統(tǒng)脫敏法是治療考試焦慮癥的方法之一
13.教育區(qū)別于其他社會領域的根本特征是( )。
A.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
B.有專職教師
C.有專門的教學場所
D.有特定的教學對象
14.把大班教學、小班研究和個別教學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的教學形式叫( )。
A.特朗普制
B.道爾頓制
C.分組教學制
D.班級授課制
15.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活動更有利于( )。
A.堅持“循序漸進”
B.促進溫故知新
C.加強“教學相長”
D.發(fā)展學生個性
16.結構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懷特海
C.布魯納
D.克伯屈
17.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自我認識和反思的能力是( )。
A.教學設計能力
B.教學組織能力
C.教學決策能力
D.教學監(jiān)控能力
18.覺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稱為( )。
A.差別感受性
B.差別感受閾限
C.感受性
D.感受閾限
19.問題解決的過程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和( )。
A.思維程序
B.調(diào)查研究
C.檢驗假設
D.論證假設
20.學習策略一般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 )。
A.記憶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思維策略
D.學習方法
21.( )的課堂行為指與促進課堂教學目的實現(xiàn)相聯(lián)系的行為。
A.消極
B.
C.民主
D.積極
二、辨析題
22.教學與教育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3.設計先行組織者的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定點,所以先行組織者一定呈現(xiàn)在要學習的材料之前。
24.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有意注意不需付出意志的努力。
25.定勢對問題的解決只有消極作用,沒有促進作用。
三、簡答題
26.德育過程有哪些特點?
27.簡述暈輪效應在教育過程中的不良影響。
28.簡述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四個基本特征。
29.簡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四、材料分析題
30.材料
語文老師發(fā)現(xiàn)班上一名很用功的男同學在背誦課文時有困難,想了解其中原因,就問他:“你是怎樣背誦課文的?”這名學生回答:“我就是反復地念。”教師說:“是這樣啊,那我知道該怎樣幫助你了。我可以教給你一些背誦課文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我一直很有幫助。”接下來的日子,老師教給他一些背誦課文的方法并選擇了一些課文的段落,他背得比平時快而且保持時間也比以前長,老師認為他已經(jīng)掌握了這些方法。
在學習課文時,老師又讓這位男同學背誦相關段落,他還是像以前一樣,不能流利背誦。老師就問:“你是怎么背誦的?”他回答:“反復地讀。”老師有些生氣了,就問:“你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沮喪地低下了頭。
問題:請結合學習策略的相關原理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31.材料
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調(diào)皮鬼”,上課不專心,課后追逐打鬧,亂花錢,無節(jié)制,甚至連回家的錢都向老師借,老師找他談話后他答應改過,但并無實際行動。
問題: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師,將如何運用有關德育規(guī)律的知識來解決這一現(xiàn)實問題?
移動端訪問: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預測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