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沖刺卷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10-24
49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以下體操項目中,屬于女子獨有的項目是( )。
A.健美操
B.器械體操
C.徒手體操
D.藝術體操
2、以下不屬于體育相關的環境衛生防護的是( )。
A.自然環境的衛生防護
B.學校環境衛生的防護
C.運動建筑設施的衛生防護
D.家庭環境衛生的防護
3、肌肉組織的生理功能是( )。
A.連接、支持、保護、營養
B.保護作用
C.接受刺激.產生和傳導興奮
D.收縮、舒張
4、體育教學過程是為實現( )而計劃、實施的,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并接受各種體育道德和行為教育的教學程序。
A.體育教學目的
B.體育教學意義
C.體育教學目標
D.體育教學特征
5、不屬于跳馬分腿騰躍動作的主要技術環節的是( )。
A.助跑
B.第一騰空
C.起跳
D.滾動
6、以下關于反射活動的過程敘述正確的是( )。
A.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B.傳入神經-感受器-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C.感受器-中樞神經-傳入神經-傳出神經-效應器
D.傳入神經-中樞神經-感受器-傳出神經-效應器
7、體育教師教學評價主要是針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 )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A.身體
B.課堂教學
C.情感
D.語言
8、下列不屬于常見的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是( )。
A.挫傷
B.扭傷
C.肌肉拉傷
D.骨折
9、某人表現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其是由于體內缺乏( )導致的。
A.甲狀腺激素
B.生長激素
C.腎上腺素
D.胰島素
10、根據肌纖維排列方向,可以把肌肉分為( )。
A.長肌、短肌、扁肌、輪匝肌
B.二頭肌、三頭肌、四頭肌、多頭肌
C.梭形肌、羽狀肌、斜肌、橫肌
D.二頭肌、多頭肌、長肌、短肌
11、發展磷酸原系統的訓練,一般采用( )的訓練。
A.長時間、高強度
B.長時間、低強度
C.短時間、高強度
D.短時間、低強度
12、心臟的正常起搏點為( )。
A.竇房結
B.房室結
C.房室束
D.主動脈瓣
13、人體最容易發生脫臼的關節是( )。
A.膝關節
B.踝關節
C.肩關節
D.肘關節
14、后滾翻的保護與幫助的站位是練習者的( )。
A.正前方
B.前側方
C.正后方
D.后側方
15、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胰腺
B.肝臟
C.胃
D.膽囊
16、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正確的用力順序是( )。
A.展、蹬、伸、壓、撥
B.蹬、展、伸、撥、壓
C.蹬、展、伸、壓、撥
D.展、蹬、伸、撥、壓
17、下列哪項是肌肉痙攣后不可用的處理方法?( )
A.牽引痙攣肌肉
B.保暖
C.可配合局部按摩
D.用力收縮痙攣肌肉
18、師生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方式、途徑和手段的總和是( )。
A.教學手段
B.教學原則
C.教學方法
D.教學規律
19、生物體不斷地將體內的自身物質進行分解。同時釋放出能量供應機體生命活動需要的過程稱為( )。
A.合成代謝
B.同化過程
C.異化過程
D.能量代謝
20、運動中大量出汗或運動員急性減體重,使體內的電解質隨汗液大量流失.造成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肌肉興奮性增高而發生肌肉( )。
A.僵硬
B.痙攣
C.松弛
D.顫抖21、細胞是人體的基本形態結構和功能單位。其結構可分為哪三部分?( )
A.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器
B.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細胞質、細胞器、細胞核
D.細胞壁、細胞膜、細胞器
22、體育教學目標是一個上承體育教學目的、下啟體育教學( )的中間環節。
A.任務
B.過程
C.主體
D.方法
23、向上引體時,肱二頭肌的工作屬于( )。
A.向心收縮
B.離心收縮
C.等動收縮
D.超等長收縮
24、第二拐點出現意味著機體開始進入( )狀態。
A.工作
B.疲勞
C.恢復
D.穩定
25、進行動力性運動時,收縮壓明顯升高,其機理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
A.外周阻力增加
B.心輸出量增加
C.循環血量增加
D.血管舒張
26、神經調節的特點是( )。
A.快速
B.穩定
C.持久
D.廣泛
27、練習者的內抑制過程尚未建立,多余動作較多.動作在空間、時間上都不精確,缺乏一致性,并時常出現一些大的錯誤動作.屬于運動技能形成的( )。
A.協調完善階段
B.動作的聯結階段
C.認知定向階段
D.協調控制階段
28、不僅在方向上對體育教學起著指導作用.而且在具體的步驟和方法上也具有規約作用的是( )。
A.教學目標
B.教學原則
C.教學方法
D.教學過程
29、( )年教育部在揚州召開了學校體育工作會議.開啟了學校體育思想多元化發展的新局面。
A.1977
B.1979
C.1980
D.1981
30、根據個體的( )不同。可以將攻擊性分為特質性攻擊與狀態性攻擊。
A.情緒反映
B.喚醒水平
C.意志品質
D.人格特點
31、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 )。
A.一般收縮
B.強直收縮
C.向心收縮
D.離心收縮
32、以下不屬于自我監督的主觀感覺指標的是( )。
A.排汗量
B.脈搏
C.體重
D.運動成績
33、籃球持球手法是傳球的基礎,而提高傳球技術的關鍵是( )。
A.球的落點
B.雙手持球
C.合理用力
D.注意觀察
34、以直接感知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可分三類,下列選項中哪項不正確( )。
A.發現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保護與幫助法
35、細胞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中心,主要由( )等組成。
A.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電解質
B.蛋白質、核糖核酸、酶、電解質
C.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電解質
D.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36、簡述少年兒童骨的特性及運動中注意的事項。
37、體育教學中如何科學地運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
38、簡述體育教學評價的含義與目的。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9、案例:
張老師上的一節初中一年級跳繩課,教學片段:
(1)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嘗試各種跳繩的方法;
(2)提示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做各種方式的跳繩練習;
(3)學生分組討論,嘗試練習,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4)總結動作要領、練習方法,學生展現成果,評選速度明星。
課堂結束的教學評價張老師進行了大膽創新.運用觀察量表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共20分)
41、閱讀材料,根據所提供的條件進行教學設計。
水平四,初中三年級八班,人數:45。
教學內容:立定跳遠。
教學條件:田徑場、沙坑。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沖刺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