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613

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心理學》參考答案(2007年3月11日啟用)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 每小題2分, 共20分.
1.B 2.A 3.C 4.D 5.B 6.C 7.B8.A 9.C 10.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 每小題1分, 共10分.
11.控制 12.場獨立性 13.發現學習 14.資源管理策略 5.行為塑造 16.社會環境 17.情感目標 18.可控性歸因 19.概括 20.實物直觀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 每小題5分, 共20分.
21.【正確】.有些小學高年級進入形式運算階段, 而且小學生具有邏輯思維能力, 只是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持.
22.【錯誤】.專家不僅擁有某一領域的大量知識經驗, 而且組織非常合理, 并且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迅速提取, 加以應用.
23.【錯誤】群體規范是群體中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思想和行為標準.群體規范或者是由領導者倡導、明文規定、群體成員認同與遵守的準則或是由成員間約定俗成的結果, 受模仿、暗示、順從等心理因素制約的.
24.【正確】.因為原有經驗結構在遷移過程中不發生實質的改變, 只是得到某種充實.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 每小題5分, 共20分.
25.畫出練習曲線示意圖(2分);解釋練習曲線圖(2分);說明曲線圖對安排練習的啟示(1分).
26.家庭教養方式(2分);社會風氣(1分);同伴群體(2分).
27.教師應具有的教育能力有:
(1)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 (2)正確評價學生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生存教育的能力
(4)教師“身教”的能力 (5)指導學生與人交往, 師生互動的能力、后進生轉化的能力
每項1分, 缺少一項扣1分
28.(1)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 可以把知識的學習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2.5分) (2)根據新知識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的觀念之間的關系, 也就是根據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 知識的學習又可以分為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并列學習.(2.5分)共5分, 每缺一種分類扣2分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 每小題15分, 共30分.
29.對指導教學、程序化訓練、完形訓練、交互式教學或者合作學習訓練方法中的任意三種進行詳細概述, 每概述一種(4分);就其中之一舉例說明(3分).
30.答題要點: (1)人們在做完一項工作之后, 往往喜歡尋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不同的人對自己的行為結果會從不同的方面去考慮,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歸因.(2分) (2)歸因與學習動機的研究表明, 個體對成功和失敗原因的解釋影響著與成就有關的行為(2分) (3)它把人們對成敗的原因按照內外性、穩定性、可控性等維度進行的分類, 具有很大的概括性.(3分)(4)它對歸因成就動機和行為的影響作用的研究結論也是有相當的科學性的.(3分)展開論述5分
移動端訪問:2007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