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練習題:簡答題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8-24
320

1.人傷感時,會見花落淚,對月傷懷。這表現(xiàn)出哪種情緒狀態(tài)?(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應激
【答案】B。解析:心境是指強度較低但持續(xù)時間較長的情感,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如綿綿柔情、悶悶不樂、耿耿于懷等。人傷感時,會見花落淚,對月傷懷,就是心境不好的表現(xiàn)。
2.按照遷移內容的抽象與概括化水平,可以把學習遷移分為( )。
A.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B.正遷移與負遷移
C.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D.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答案】A。解析:根據(jù)遷移的性質不同,即遷移的影響效果不同而劃分,學習遷移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根據(jù)遷移內容的抽象與概括化水平,學習遷移可分為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根據(jù)遷移內容的不同,學習遷移可分為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根據(jù)遷移的方向不同,學習遷移可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3.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發(fā)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一種沖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fā)展危機。比如12—18歲階段的危機沖突是( )。
A.勤奮感對自卑感
B.主動感對內疚感
C.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自主感對羞恥感
【答案】C。解析:根據(jù)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l2—18歲屬于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階段,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其活動經(jīng)驗而形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4.學生經(jīng)常利用畫表格的方式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歸類,這是運用了(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模式再認策略
D.組織策略
【答案】D。解析: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常用的組織策略包括列提綱、利用圖示和利用表格。學生經(jīng)常利用畫表格的方式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歸類正是對表格的利用,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5.思維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亞杰所描述的( )階段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
A.感知運算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答案】B。解析:皮亞杰按照認知結構的特征把整個認知發(fā)展劃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在前運算階段,認知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知覺集中傾向、思維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義。在這一階段,思維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
6.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 )。
A.能否充分考慮教學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慮課堂的管理
C.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
D.能否關注自身的生存適應性
【答案】C。解析:關注學生階段是教師成長的第三階段,而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標志。
7.“孟母三遷”反映了( )因素對人的發(fā)展的影響。
A.遺傳
B.教育
C.環(huán)境
D.個體主觀能動性
【答案】 C。解析:“孟母三遷”講述了孟母為了給孟子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反映了環(huán)境因素對人發(fā)展的影響。
8.我國最早使用班級授課制是在( )年。
A.1862
B.1902
C.1903
D.1912
【答案】A。解析:我國采用班級授課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北京開辦的京師同文館。
9.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人類所取得的經(jīng)驗和科學認識的課程種類是( )。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活動課程
D.隱性課程
【答案】 A。解析:學科課程是指以文化知識(科學、道德、藝術)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jù)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的課程類型。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圍最廣的課程類型。其主導價值在于傳承人類文明,強調使學生掌握、傳遞和發(fā)展人類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學科課程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人類所取得的經(jīng)驗和科學認識。
10.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記》中“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句話反映了人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 )現(xiàn)象。
A.關鍵期
B.依戀期
C.混沌期
D.最近發(fā)展期
【答案】A。解析:《學記》里講,“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能成”,說明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已認識到了學習的期問題,錯過了學習的期,學習的效果就會變差。人類心理發(fā)展“關鍵期”理論認為:人類的某種行為和技能、知識的掌握,在某個特定的時期發(fā)展最快,最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如果在這個時期施以正確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錯過這時期,就需要花費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彌補,或者將可能永遠無法彌補。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所體現(xiàn)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鍛煉法
C.說服法
D.榜樣法
【答案】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雖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果實甜美,惹人喜愛,人們在它們下面走來走去,就走出了一條小路。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這句話所體現(xiàn)的德育方法是榜樣法。
12.中學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以分為( )類型。
A.科學的、藝術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現(xiàn)實的、功利的
D.的、民主的、放任的
【答案】D。解析: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包括的、民主的、放任的三種類型。
移動端訪問: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練習題:簡答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