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練習題:簡答題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8-22
338

1.學生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參考答案】
學生管理的原則有:
(1)科學性原則。管理學生一定要有科學的理論和依據,不得違背教育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2)全面發展原則。全面發展包括身心健康的發展、知識技能的發展、道德倫理的發展、審美素質的發展和價值實現的發展等。全面發展的原則意味著教師應當讓學生的每個方面都得到發展。
(3)集體性原則。集體性原則是指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時,要依靠集體、培養集體、教育集體,并通過集體進行教育,充分發揮集體在教育中的作用。
(4)主客體統一原則。在教育管理的實踐中,為順利實現學生管理的目標,在客觀上要求教育管理的主體與客體在思想上、行動上統一起來,協調一致地投入到教育管理中,共同投身到教育事業的發展中。
(5)平等與尊重原則。教師在管理學生時,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
2.簡述班集體形成的條件。
【參考答案】
(1)確定班級發展目標;(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3)建立班集體的規則和秩序;(4)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5)培養集體輿論和班風。
3.簡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的意義。
【參考答案】
(1)預防精神疾病、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4.簡述中學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
【參考答案】
中學教學方法的特點有:(1)師生之間在運用教學方法時的互動和聯系加強。(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法逐步增加。(3)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和相互配合。
5.簡述世界課程改革的基本趨勢。
【參考答案】
(1)課程結構日趨合理化。(2)課程內容日趨綜合化。(3)課程形式日趨多樣化。
6.簡要分析知識學習的過程。
【參考答案】
知識學習的過程包括知識獲得、知識保持和知識提取三個階段。在獲得階段,新知識進入短時記憶系統,與長時記憶系統中被激活的相關知識建立聯系,從而出現新意義的建構。在鞏固階段,新建構的意義儲存于長時記憶系統中,如果不進行深層的認知加工,這些信息就會出現遺忘。在提取階段,個體運用所獲得的知識回答各類問題,并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使所學知識產生廣泛遷移。
移動端訪問: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練習題:簡答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