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基礎強化訓練題:單選篇八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8-08
412

1.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一共提到了680多個人物,其中只有一個是中國人,叫王茂蔭(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他的貨幣觀點及鈔幣發行方案最為引人注目,著有《王侍郎奏議》傳世。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談到貨幣或商品流通、論述“強制流通的國家紙幣”問題時,以第八十三條大段注釋的方式專門提到了中國理財官王茂蔭及其“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現的鈔票”的觀點。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
A.中國的王茂蔭與馬克思的《資本論》
B.《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C.中國清代的理財官王茂蔭
D.中國封建社會貨幣理論的最高成就者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2.教學原則反映了( )。
A.教育現象
B.教學規律
C.教學現象
D.師生關系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學原則的考查。
3.孔夫子所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可以理解為( )。
A.走路身體一定要端正
B.對學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確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學生,學生自然會學好
D.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師職業行為的考查。
4.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 )的方針。
A.教育、感化、挽救
B.批評、教育、懲罰
C.說理、勸服、感化
D.教育、勸服、挽救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考查。
5.加強師德建設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重要工程,是貫徹( )的現實需要。
A.依法治國
B.以德治國
C.以人為本
D.均衡發展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考查。
6.漢族前身基本上是炎帝、黃帝所遺兩大族構成,史稱“華夏”(也有人認為“華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夏,大也。有禮儀謂之大;有文章謂之華”)。華夏是漢族的前身,漢族的觀念產生于五胡十六國時期,固定下來更晚,因此書中常用“華夏以代漢族”。“中國”這個詞最早出自周代的“何尊”(20世紀60年代出土于寶雞)的“余其宅茲中國”。
對這段文字最后一句中的“中國”一詞理解準確的是( )。
A.華夏民族生活的中心——中原一帶
B.華夏民族的居住地
C.現今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D.現今中國大陸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7.未來深海水下線纜的外皮是由玻璃制成的,而不是特殊的鋼材或鋁合金。因為金屬具有顆粒狀的微觀結構,在深海壓力之下,粒子交界處的金屬外皮容易斷裂。而玻璃看起來雖然是固體,但壓力之下可以流動,因此可以視為液體。
由此可以推出( )。
A.一切所謂的固體,幾乎都可以被視為緩慢流動的液體
B.玻璃比起鋼材或鋁合金,更適合做建筑材料
C.液體沒有顆粒狀的微觀結構
D.在將來的深海操作中,玻璃將取代金屬,發揮更大的作用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考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
8.被稱作“雨巷詩人”的現代派詩人是( )。
A.戴望舒
B.徐志摩
C.胡適
D.聞一多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文學知識的考查。
9.現代火箭推進
的基本原理源于我國的火箭發明,我國的這項發明產生于( )。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我國科技常識的考查。[page]
10.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如果規劃不當,到了炎熱的夏天往往會出現熱島效應。下列有關熱島效應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熱島效應只會在大城市出現,中小城市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B.城市增加的車輛與住戶的空調加劇了熱島效應
C.出現熱島效應的地方,溫度比周圍郊區一般要高兩三度甚至三五度
D.城市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通風與氣流不暢是造成熱島效應的原因之一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是對科技常識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