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練習題:單選題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7-27
338

1.以下兒童個體發展的哪一特點體現了對殘疾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依據?( )
A.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
B.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C.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D.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
2.第一個系統地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心理學家是( )。
A.皮亞杰
B.柯爾伯格
C.加涅
D.夸美紐斯
3.學校心理輔導主要服務的人群是( )。
A.正常學生群體
B.特殊學生群體
C.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D.極個別學生
4.評價教學結果的最客觀和最可靠的標準是( )。
A.教學方法
B.教學目標
C.教學環境
D.教學策略
5.下列不屬于課堂情境結構的是( )。
A.班級規模的控制
B.課堂常規的建立
C.課堂紀律
D.學生座位的分配
6.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發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經過多次的培養或矯正訓練,不能操之過急,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
B.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
C.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的規律
D.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規律
7.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
A.課程
B.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課程目標
8.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應該具有的三個特征是( )。
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
B.強制性,普遍性,科學性
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
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9.桑代克總結的三條主要的學習規律不包括(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實用律
D.效果律
10.在條件反射研究基礎上,巴甫洛夫總結的學習規律不包括( )。
A.獲得與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11.提出動機的強化理論的心理學家屬于學習理論流派里的( )。
A.行為主義
B.格式塔
C.認知主義
D.建構主義
12.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 )。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現實性
D.必然性
13.馬克思主義認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途徑是( )。
A.理論聯系實際
B.因材施教
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D.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14.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研究型課程
C.拓展型課程
D.發展型課程
15.教學的首要任務是( )。
A.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B.發展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
C.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D.培養品德和審美情操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
2.【答案】A。解析:皮亞杰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對兒童的道德判斷進行了研究。柯爾伯格系統地擴展了皮亞杰的理論和方法,提出道德發展階段論。
3.【答案】A。解析:學校心理輔導針對的是正常學生群體,而不是個別學生。
4.【答案】B。
5.【答案】C。解析:課堂情境結構包括:班級規模的控制、課堂常規的建立和學生座位的分配。
6.【答案】A。解析: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要求在品德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中不要操之過急,要經過多次的培養和矯正訓練。
7.【答案】B。解析: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8.【答案】D。解析:由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特征可知。
9.【答案】C。解析:桑代克總結的三條學習規律是: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
10.【答案】D。解析:巴甫洛夫總結的經典性條件反射規律是:獲得與消退、刺激泛化與分化。
11.【答案】A。解析: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由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家提出的。
12.【答案】B。解析: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13.【答案】C。解析: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
14.【答案】B。解析: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
15.【答案】A。解析: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移動端訪問:2016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練習題:單選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