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試卷及解析(七)?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10-09
702

三、簡答題
1.【答案要點】(1)掌握教學技能是實現教學行為的必要條件;(2)掌握教學技能可以使教
師在課堂上恰當分配自己的注意力;(3)掌握教學技能可以減少教師精力的消耗,延緩疲勞的產生:(4)掌握教學技能可以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5)掌握教學技能可以使教師去掉講課時不良的習慣.提高課堂美學水平。
2.【答案要點】人格結構包括:(1)知-情-意系統;(2)心理狀態系統;(3)人格動力系統;(4)心理特征系統:(5)自我調控系統。
關系:以上五種人格系統之間并非完全獨立.相互之間會有重合,這種重合使各成分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3.【答案要點】
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1)按照遷移性質不同,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
(2)按照遷移內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3)按照遷移內容的不同,可分為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4)按照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不同,可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遷移和重組性遷移。
4.【答案要點】
(1)學習時間管理策略;(2)學習環境管理策略;(3)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4)學習工具的利用策略;(5)社會資源利用策略。
5.【答案要點】一般來說,教學設計包括以下內容和程序:
(1)設置教學目標:包括教學目標的分類和表達、教學任務和教學對象分析;
(2)組織教學過程:包括確定教學事項、選擇教學方法、選用教學媒體和控制教學環境;
(3)選擇教學策略;
(4)實施教學評價。
四、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
教師職業作為專門性的職業.不僅僅需要學科專業素養,具有先進
的教育理念、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亦非常重要。教育者持有不同的教育觀、不同的師生觀,會培養出不同的學生。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師生關系,在管理上
表現為“以教師為中心”的專制型師生關系,具有等級主義。必然導致學生的被動性和消極態度。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學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學生的自有意識與自
主思想得不到重視。本案例中小明的小學班主任老師沒能理解小明的行為而一味地進行批評和懲罰,使得小明的行為得不到強化,從而影響了小明學習的興趣和動
機。進入現代社會,信息來源多元化,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領域,教師要由原來的知識擁有者和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的
發展。樹立新型師生觀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和基礎。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點因材施教的教師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所以現代教師要深入
學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學生,欣賞學生,善待學生。本案例中小明初中班主任在課外活動中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對所感興趣的科目進行探
究式學習.進而遷移到各門功課中,發現學習的重要性,使得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同樣的學生,不同的教師,會培養出不同的學生。所以,現代教師要懂得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素質和潛能的挖掘。
2.【答案要點】
所謂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達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體全面發展水平較差或發展不平衡的學生。學生都是可教育的,沒有哪個學生天生就是不想學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沒有不可教育的孩子。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對待他們,尊重、理解、信任他們,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2)一分為二地看待他們,找出教育的切入點;(3)給差等生以高尚的愛和教育,轉變差等生并不難.通過教育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