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高分突破試題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12-28
32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地球南北極上空,經常出現極光,下列關于極光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地球南北兩極,磁場活動異常活躍,磁場與大氣層中的氣體發生作用,形成了色彩艷麗的極光
B.地球南北兩極氣流活動活躍,氣流與太陽光交互作用,摩擦放電,形成了極光
C.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在地磁作用下,聚集到南北兩極,并且與大氣層中的粒子沖撞產生了極光
D.南北兩極的大氣層比其他地區厚,折射太陽光線的能力很強,照射到南北極區的光線大部分被折射回去,形成了極光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適用于( )。
A.在學校中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不包括管理崗位和后勤的職工
B.所有教育培訓機構中和教育文化機構的工作人員
C.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D.其他與教育事業相關的工作人員
3、童老師是某重點中學的特級教師,她邁上教學崗位已達15年之久,教學經驗豐富。她多次參與研討會并先后獲得大小獎項數十項,曾被評選為“全國優秀班主任”和“省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據此判斷,童老師處于教師成長的( )。
A.新手階段
B.熟練階段
C.勝任階段
D.專家階段
4、多多輕度智力障礙,但學習積極性很高,喜歡舉手回答問題。然而,任課老師卻很少讓她回答問題,原因就在于她的答案大多是錯誤的或不符合老師的要求。任課老師的這種行為( )。
A.避免了課堂秩序的混亂
B.有助于教學效果的優化
C.侵害了學生公平受教的權利
D.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舉措
5、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
A.創造性
B.示范性
C.復雜性
D.專業性
6、下面中國古代詩人與其藝術風格對應不符的是( )
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一一風格豪放飄逸
B.高適,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詩歌雄渾質樸、蒼勁悲壯
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詩歌情趣恬靜悠閑,風格清新淡遠
D.杜甫,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風格沉郁頓挫
7、馬老師班級里的學生都知道,考得好就能挑個好位置,而考差了不僅要被罰站,而且只能坐后面。馬老師的做法違反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 )。
A.愛國守法
B.教書育人
C.關愛學生
D.愛崗敬業
8、蔡老師是某中學的一名美術老師,教學成果突出。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蔡老師向當地教育局和學校申請參加某藝術院校的進修并獲批準。經過一年多的進修,蔡老師收獲頗豐。進修結束后回到學校,蔡老師發現進修期間的工資被扣了一半,并被校領導告知:進修期間,未在學校正常工作者,一律扣發一半工資。這種行為侵害了蔡老師依法享有的( )。
A.教育教學權
B.科學研究權
C.管理學生權
D.培訓進修權
9、小凱數學成績很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終日渾渾噩噩。班主任找其談話,詢問緣由。小凱賭氣地說:“朱老師只喜歡成績好的同學,從來不叫我回答問題。他嫌我成績不好,我為什么要認真聽他的課!”由此可見,朱老師的做法( )。
A.違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B.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C.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D.違背了嚴慈相濟的要求
10、某校數學老師鄒某曾以課外輔導、額外照顧為由多次收受學生家長現金、禮品等財物,數額多達8萬元,經查證,學校對其采取解聘處理,并追究其法律責任。從教師職業道德角度分析,鄒某的行為違背了( )。
A.熱愛學生
B.愛崗敬業
C.廉潔從教
D.嚴謹治學
1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著力提高學生的( )。
A.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操作能力
B.生存技能、學習能力、創新能力
C.生存技能、學習能力、操作能力
D.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12、張老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非常注意觀察并記錄學生的發言、動作、交往等各種情況,并作深入的反思,為以后改進教學作好準備。張老師在這里承擔角色是( )。
A.教育實踐的研究者
B.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C.學生與社會的中介
D.學生發展的指導者
13、海市蜃樓是光的一種( )。
A.反射現象
B.散射現象
C.折射現象
D.衍射現象
14、“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是至高無上的,經濟上是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了1/3以上的土地,向全體居民征收什一稅;政治上擁有凌駕于國王貴族之上的超世俗的權力,為了保證教會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教會在意識形態領域竭力控制人們的思想。”由以上材料可知社會精神文化領域的統治者是( )。
A.國王
B.貴族
C.教皇和教會
D.祭司
15、從教師個體職業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師的職業良心首先會受到( )。
A.社會生活和群體的影響
B.教育環境的影響
C.教育法律的法規的影響
D.教育制度的影響
16、據說美國杜魯門總統的成功與當學生時贏得英文教師布朗小姐的愛有關,這說明教師的關愛對學生學習具有( )。
A.榜樣作用
B.心理健康功能
C.成功作用
D.激發努力學習動機作用
17、《慳吝人》又名《吝嗇鬼》,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它的作者是( )。
A.莫里哀
B.塞萬提斯
C.狄更斯
D.果戈理
18、學生的本質屬性包括( )。
①學生是發展中的人②學生是完整的人
③學生是自然人④學生是具有社會意義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暑假即將來臨,七年(3)班的孔老師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個信封。孔老師心生疑惑,遂打開信封,發現里面是一張面值1000元的超市購物卡,并附有一張寫著學生姓名的字條。面對這樣的情況,孔老師正確的做法應是( )。
A.欣然收下,因為這是家長對教師工作的認可
B.內心不安,無功不受祿,但還是悄悄地收下
C.拿人錢財,替人辦事,多照顧送禮學生
D.及時將購物卡退還,公平對待送禮學生
2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規定,下列哪項不是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 )。
A.關心集體,愛護公物
B.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C.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D.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JE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
21、創制了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并發現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是( )。
A.伽利略
B.阿基米德
C.哥白尼
D.布魯諾
22、李林學習成績較差,張老師怕影響整體成績,不讓他參加全市統考,這侵犯了李林的( )。
A.受教育權
B.人身安全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23、教育活動中“以人為本”,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此語出此( )。
A.《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24、李娜心中對白馬王子的要求是高個子、相貌英俊、博士。她認識王、吳、李、劉四位男士,其中只有一位符合她所要求的全部條件。
(1)四位男士中,僅有三人是高個子,僅有兩人是博士,僅有一人相貌英俊。
(2)王和吳都是博士。
(3)劉和李身高相同。
(4)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個條件。
(5)李和王并非都是高個子。
請問符合李娜所要求的全部條件的是( )。
A.劉
B.李
C.吳
D.王
25、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要因材施教,這說明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 )。
A.穩定性
B.差異性
C.階段性
D.順序性
26、葛老師穿了一套新衣服,課前一進班級,所有學生的眼光就跟隨葛老師。有幾個淘氣的男同學就湊在一起,用調侃的語調大聲喊道:“老師,我愛你。”下列處理方式,葛老師選擇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露出羞澀的神情
B.嚴厲地批評他們
C.微笑著說:“我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也愛你們。”
D.不予理睬,開始上課
27、“豆蔻”是指( )。
A.13歲
B.15歲
C.18歲
D.20歲
28、劉老師家庭負擔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讀書,于是用假名在培訓機構上課,掙錢補貼生活。這種行為( )。
A.不可以,可能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
B.不可以,劉老師的這種行為違反了教師職業道德
C.可以,培訓機構可以在業余時間聘任劉老師上課
D.可以,劉老師可以在業余時間里做任何事
29、與硬實力相比,軟實力偏重的是一種影響力、一種精神性。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是外界對這個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覺反應和頭腦印記,是市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與依戀,是城市管理者智慧與情懷的折射。軟實力與硬實力結合,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而兩者相加并非一個常數,軟實力直接影響著硬實力效能的發揮。軟實力像一條繩子,硬實力像一堆硬干柴,繩子雖軟,卻可以把硬干柴緊緊捆綁在一起,形成鑄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城市整體實力的概念及其構成
B.城市軟實力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軟實力和硬實力各有側重
D.城市軟實力和硬實力相得益彰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走眼
王偉峰
老街兩邊,一溜兒開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寶齋的門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姓趙,做這一行已經有二十多年了。趙老板內行,眼力好。據說,好東西只要打他眼前一過,沒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鈞瓷,吃不準貨色。半條街的人都看過了,但誰也不敢拍板下結論。店主親自出馬,恭恭敬敬地請趙老板賞臉,過去給看一眼。趙老板熱心,當即過去,反復把玩了,淡淡地說:“收著。”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顫聲問:“能收?”
趙老板朗聲道:“能收!”后來,那件鈞瓷出手,價錢竟然翻了10倍。自此,趙老板名聲日隆。
但是,新近開張的云芳齋的李老板卻偏不信這個邪。李老板的店原本開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時興起,在小鎮開了一家分店。他初來乍到,想干一件露臉的事,好在老街盡快站穩腳跟。
這天,珍寶齋來了個外鄉人。看打扮,像是落難之人。一進店,那人便掏出一個精巧的盒子,說盤纏兒不夠了,身上有塊玉,想換倆錢花。伙計打開盒子,一看,心里一驚,趕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閉目養神的趙老板請了過來。
趙老板拿過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蓋上盒子,端詳良久,問賣家:“想淘換多少錢?”賣家說:“少說也得這個數。”說著,伸出五根手指。
趙老板不語,站起身來,踱了幾步,站定,對著賣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賣家搖搖頭,固執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說:“這可是家傳的寶貝,低于這個數,免談。”
“收了。給客人添茶。”趙老板微微皺了皺眉頭,不動聲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趙老板拿了盒子,低聲囑咐了伙計幾句,然后不緊不慢地踱著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賣家出了古玩街,在鎮上拐了幾個彎,又勾回頭,一閃身進了云芳齋的后院。伙計遠遠地看得仔細,回來向趙老板匯報。趙老板低頭沉思良久,嘆了口氣,說:“這個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幾個店主來到珍寶齋,進門便嚷:“聽說貴店新近收了件好東西,拿出來,讓大家開開眼!”
趙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兒而已,不值一提。”見趙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聲嚷嚷:“趙老板,您不讓我們開眼,莫非您這一次走了眼,收了個扔貨?”趙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聲。李老板愈發得意起來:“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趙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這可關系到珍寶齋的聲譽,連伙計都急了,趙老板依舊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領著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計實在忍不住了,說:“老板,您怎么一句話也不說啊?莫非咱們真的著了人家的道,收了個贗品?”
趙老板粲然一笑,說:“玉的確不怎么樣,但盒子實實在在是個好東西。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紋飾。你說,究竟是誰走眼了?”伙計明白過來,心里那塊石頭終于落了地。他不解地問:“既然如此,你為何不說,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趙老板長嘆一聲,說:“都在這個圈子里混飯吃,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一個月后,珍寶齋做成了一筆買賣,一個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賣了個好價錢,整條老街都轟動了。
不久,老街的人發現,云芳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轉給了一個本地人。
(文章選自王偉峰作品《走眼》,略有刪動)
問題:
(1)趙老板在鑒定鈞瓷時,小說先用“淡淡”,后用“朗聲”來描寫他的神態,反映了人物怎樣的心理?(3分)
(2)小說的結尾處,李老板為什么會悄悄摘牌走人?(3分)
(3)這篇小說為什么要用“走眼”做題目?(4分)
(4)結合趙老板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4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高中歷史課上,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神話和中國古代神話的兩段描述后,提問:“從這兩段描述中可以發現古希臘神話和古代中國神話有什么不同?”學生甲回答:“古希臘神話有比較完整的系統,而中國神話比較零散。”教師點評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學來補充一下?”這時,甲同學羞得滿臉通紅,而班里則是一片寧靜。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首先角度對教師的“點評”進行評價。(14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溯源
有一種鮭魚,幼小時,成群游出河源地帶,順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還歸河源,在那里交配、產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撓,鮭魚總是舍命克服。有時溯至斷巖,便從水中騰躍入空,直到躍越巖上的河段,繼續溯流歸源,回到原產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傳遞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魚又重復著同樣的出海、溯源和回歸。
我從電視上看到有關鮭魚的報導,真是看得我驚心動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鮭魚回歸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記得古詩上有兩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胡馬來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從風里去辨別來處方向。越鳥來自南疆,不管棲于何枝,也能從光熱中感認原鄉。
人呢?人又何嘗不然?
人類文明中的考古、史學、族譜、傳說……不也都是溯源尋根的措舉嗎?人的形體,不管在地球上遷徙流離得多遠,人的心靈,總要回溯時間長流,讓精神歸本還原。
人類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憑本能上的感受,而須通過歷史、藝文、習俗,甚至生活記憶的文化潛流,去匯合命脈中的遠源。鄉愁是一種文化心靈的寂寞。這種寂寞原也是驅促一個漂泊者反省回顧的基本力量。沒有那種驅促的力量,一種文化,一個種族,會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經在一個宴會里,聽一個朋友高談她游訪俄國,為一位俄國老太太帶回一份禮物的情誼。她在俄國買到這份小禮物后,用一張日常俄文舊報包裹起來,回到美國后,送到俄國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齡的俄裔老婦人,一眼看到數十年也不曾見到的俄文報頁,禮物尚未見到,先哽咽啜泣起來。俄文報對她而言,代表的是鄉土信息,沖擊著她命脈中的文化根源,封裝了數十年的鄉愁,一下子崩潰泛濫起來。
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那樣感情泛濫的經歷。那年,在重慶乘船渡三峽去宜昌,汽笛鳴起,船起碇開航了。船速漸緊,但見山城倒馳,青山后移,江風呼嘯中,歷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時,詩的長江,歷史教科書的長江,民族文化的長江,全都在血脈中匯流。那樣一種渾濁浩圓的情感,將我淹沒。我伏在船欄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長江,我是中國,我是那鮭魚,躍萬里河海關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個朋友,去大陸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跡,沒有什么特殊的感觸。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鄉一座花園中,沿一條石徑獨行,踩著轉折處一道月門時,一陣桂花香,隱約撲鼻。忽然間,他雙眼含淚。當年,桂子飄香的季節,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壺,燈下獨酌。幼小的他,站在桌邊,踮起腳,為祖父斟酒,聽祖父說些掌故。海外數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質上的豐盈,事業上的成績,就是無法體驗什么是滿足與寧靜。故園小徑,一陣桂香,勾起兒時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僑民,從中國帶來宗祠的傳統,自身的命脈便和宗親遠源相續,透過文化長流,便超越時空,連系故土,僑鄉也就是故鄉了。
我們這一代呢?東遷西徙,移居西土,已無宗祠的歸屬,就像脫離大海的魚,沒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們的下一代呢?
問題:
(1)文章用鮭魚的溯源開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人類的歸本還源跟鮭魚的“回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9分)
(2)請分析文中畫線句子在文中的含義。(5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材料:
德育就是用“愛”的浪花推動青少年前進的風帆,用“善”的乳汁潤滑青少年生命前進的車輪,用“美”的春雨沐浴青少年飛翔的雙翼,用“真”的陽光照耀青少年生命成長的大道。美好的使命自然使德育成為最有魅力的教育。我們要讓青少年明白生命是美麗的,是神圣的,是偉大的,應該享受生命,體悟生命,熱愛生命,保護生命,珍惜生命,捍衛生命的尊嚴,激發生命的潛能,并且要努力提升生命的價值。我們要讓青少年懂得在內心世界打下亮麗底色的意義,引導他們過精神生活,去追求真善美,去追求自己生命價值的最佳體現。
根據上述材料,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1)題目自擬,字數不得少于800字;(2)觀點明確,分析具體;(3)條理清楚,語言流暢;(4)論據充分,方法得當。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高分突破試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