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9-30
22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下列有關工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合成氨生產過程中將NH3液化分離,可加快正反應速率,提高N2、H2的轉化率
B.電解精煉銅時,同一時間內陽極溶液銅的質量比陰極析出銅的質量小
C.硫酸工業中,在接觸室安裝熱變換器是為了利用S03轉化為H2S04時放出的熱量
D.電解飽和食鹽水制燒堿采用離子交換膜法,可防止陰極室產生的Cl2進入陽極室
2、用濃氯化銨溶液處理過的舞臺幕布不易著火。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著火點升高②幕布的質量增加
③氯化銨分解吸收熱量,降低了溫度④氯化銨分解產生的氣體隔絕了空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是( )。
A.

B.

C.

D.

4、鋁試劑的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鋁試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鋁試劑分子中氫原子數目為18
B.1mol鋁試劑與NaHC03溶液反應,最多消耗3molNaHC03
C.鋁試劑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鋁試劑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5、既含有極性鍵又含有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是( )。
A.H202
B.Na202
C.C2H2
D.C2H50H
6、下列屬于化學新理論倡導的學習方式的是( )。
A.自主性
B.探究性
C.合作性
D.以上都對
7、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充分體現初中化學課程的基礎性,注重從( )三個方面為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和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
A.知識與方法、過程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B.知識性、過程性、情感性
C.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D.技能性、方法性、價值觀
8、


A.1:2
B.1:3
C.1:4
D.2:5
9、用于衡量測驗結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及穩定性的指標是( )。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易度
10、甲、乙、丙三個電解池如下圖所示(其中電極的大小、形狀、間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的濃度和體積相同。當通電一段時間后,若甲中銅電極的質量增加0.1289時,乙中電極上銀的質量增加( )。

A.0.054g
B.0.108 g
C.0.216 g
D.0.432 g
11、學生化學成績考核的方式方法有( )。
A.以課程標準為標準,用發展的觀點來考核學生成績
B.要提高成績考核的客觀性,認真及時做好成績的分析工作
C.考核有期中、學期或學年等考試
D.經常性的考查、階段性的平時測驗考查和總結性的定期考試
12、關于探究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學生做實驗,就表明學生在探究
B.討論是一種探究形式
C.能探究的內容,就一定要探究
D.教師演示實驗不是探究活動
13、可用于鑒別以下三種化合物的一組試劑是( )。

①銀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鐵溶液④氫氧化鈉溶液
A.②與③
B.③與④
C.①與④
D.①與②
14、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②恒容
通入惰性氣體③增加C0濃度④減壓⑤加催化劑⑥恒壓通人惰性氣體,能提高CoCl2轉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5、在離子濃度均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逐漸加入(或通入)某物質,發生反應的先后順序排列錯誤的是( )。
A.含I-、S032-的溶液通人Cl2、I-、SO32-
B.含Al02-、CO32-的溶液逐滴加入鹽酸:AlO2-、C032-
C.含Fe3+、Br2的溶液滴加Kl溶液:Br2、Fe3+
D.含Fe3+、Cu2+的溶液加入Fe粉:Fe3+、Cu2+
16、在下列各溶液中,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強堿性溶液中:K+、Al3+、Cl-、S042-
B.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03-
C.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室溫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042-
17、在下圖所示支管中,一管裝入2.3g金屬鈉,一管裝入Hg0,同時加熱兩部分,Na完全燃燒,若加熱后容器里空氣成分基本未變,則Hg0的質量可能是( )。

A.21.7g
B.24g
C.44.4g
D.10.85g
18、

A.15mol25%
B.20mol50%
C.20m0175%
D.40mol80%
19、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為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可先用飽和Na2C03溶液洗滌,再分液
B.用鹽析法分離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的混合溶液
C.中和滴定時,眼睛應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變化
D.將滴加少量稀硫酸的淀粉溶液,加熱3~4分鐘,然后滴加銀氨溶液,片刻后試管內壁有“銀鏡”出現
20、化學學科的內容特點決定了化學學習中,學習者心理上形成化學學習中特有的“三重表 征”形式,下列哪項不屬于“三重表征”?( )
A.宏觀表征
B.微觀表征
C.符號表征
D.元素表征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1、案例:在“燃燒與滅火”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生活中的燃燒現象,并出示了幾張圖片,開門見山地引入了課題,此時學生們也表現出了很強的求知欲望。接著我進行演示實驗,想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所需要的條件。而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實驗時,銅片上的白磷劇烈地燃燒起來(此時,紅磷沒有燃燒),并且白磷燃燒的火花濺落在紅磷上,紅磷也燃燒了起來。這一意外使我的頭“轟”的一下大了起來。有的學生也騷動起來。
問題:如果你是上述案例中的這位教師,你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22、創設教學情境,使知識融入情境當中,有利于學生真正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能夠運用知識去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請結合實例談談如何設置教學情境。
三、診斷題(本大題1小題,10分)
23、某教師在一次單元測驗中設計了如下試題:
配制l00mLl0%的鹽酸(密度為1.05g/mL),應量取38%的鹽酸(密度為1.199/mL)多少毫升?配制時需要量取水多少毫升?
很多同學不會解答或解題錯誤。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題目的解題過程。
(2)試分析造成學生解題錯誤的可能的原因。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25分)
24、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成為課堂教學的“興奮劑”,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愿望的生成,并能實現課程標準中強調的“為學生創設體現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了解化學對人類的貢獻,深刻體驗化學的價值”這一目標,是教師在選取素材和使用素材中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下面是某位教師設計的“松花蛋中的化學”的情境教學的過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創設情境】
1.展示課前調查:學生對松花蛋的了解和喜愛原因分析。
2.播放“毒皮蛋”相關新聞。
3.課題展示:松花蛋中的化學。
環節二:提出問題,合作交流
1.“毒皮蛋”中的有毒成分是什么?該物質具有怎樣的性質?
2.如何判斷皮蛋是否有毒?
3.假如誤食毒皮蛋,有沒有自救措施?4.如何制作健康皮蛋?
5.泥松花蛋和無泥松花蛋的制作原理分別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環節三:質疑釋疑,深度探索
1. 學生交流后質疑。
2.學生相互釋疑。
3.教師指導點撥。
環節四:提煉總結,有效評價
1.知識點梳理與總結。
2.研究方法總結與分析。
3.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評價。
環節五:深刻反思,提出問題
1.回顧松花蛋的發展史,引導學生猜想設計優化的制作松花蛋方案。
2.結合社會現實,對“毒皮蛋”進行社會分析。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請簡要分析如此設計環節一的作用。
(2)如果你是該教師,你將如何實現環節二的設計?
(3)上述教學設計采用的是情境教學法。請簡要介紹情境教學法。
五、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5分)
25、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教學設計。
材料l:《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內容:“認識常見金屬的主要化學性質。”
材料2: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的目錄(略)。材料3:某教師關于“金屬的化學性質”的教學設計材料。[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試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試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強。結合本課題教學
思路,談一談探究式教學的構成要素有哪些,探究性學習活動有何特點?
(4)板書是指在講授過程中按步驟、分階段地把教學信息呈現在黑板上。請對本課進行板書設計。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