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7-30
23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2、 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X、Y元素化合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A.XY
B.Y2X
C.YX2
D.YX
3、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常溫下,pH=2的CH3COOH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c(CH3C00-)
B.向醋酸鈉溶液中加入適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f(Na+)>c(CH3C00一)>c(H+)>c(OH-)
C.NH4Cl溶于重水(D20)生成NH3D2O和HD2O+
D.0.1mol/LNa2C03溶液:c(oH-)=c(HCO3-)+c(H+)+2c(H2C03)
4、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H+)=1×10-13mol/L,該溶液可能是( )。①氯化銨水溶液②二氧化硫水溶液③氫氧化鈉水溶液④硝酸鈉水溶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面均是正丁烷與氧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25℃,l01kPa):

由此判斷,正丁烷的燃燒熱是( )。
A.-2878kJ/mol
B.-2658kJ/mol
C.-l746kJ/mol
D.-l526kJ/mol
6、 “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體現的教學方法是( )。
A.自主學習
B.“填鴨式”教學
C.啟發式教學
D.研究性教學
7、下列屬于化學教學綜合能力的是( )。
A.觀察能力
B.實驗能力
C.思維能力
D.創造能力
8、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
①石油的分餾和煤的氣化都是化學變化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殘留的乙酸,加過量飽和Na2C03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
③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級不飽和脂肪酸
④淀粉、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⑤洗滌劑去污主要是物理變化,堿液去污屬于化學變化⑥塑料、合成橡膠和纖維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9、初中化學課程強調學生的( )。
A.主體性
B.基礎性
C.專業性
D.發展性
10、下列四個圖分別代表對應的四種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A.分別加熱等質量的氯酸鉀與高錳酸鉀,反應過程中生成氧氣的質量變化
B.向含有鹽酸的氯化銅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變化
C.向盛有l09氧化鈉固體的燒杯中加水配成溶液100g,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化
D.將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稀釋至l0%,稀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變化
11、2011年2月15日,蘋果公司首度承認其在華供應商蘇州建聯科技有137名員工因暴露于正己烷環境,健康遭受不利影響。人長期接觸正己烷,將會出現乏力、肢麻等周圍神經炎癥狀,嚴重的會導致神經元損傷。下列有關正己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正己烷是環丙烷的同系物
B.正己烷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名稱為2-乙基丁烷
C.正己烷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正己烷的一氯代物有三種
12、常溫常壓下,某容器真空時質量為201.0g,當它盛滿甲烷時的質量為203.4g,而盛滿某氣體X時質量為205.5g,則X氣體可能是( )。
A.氧氣
B.氮氣
C.乙烷
D.一氧化碳
13、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診斷性考試,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為教學設計奠定基礎
B.形成性考試是指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檢查階段性的教學效果和調整教學而進行的考試
C.期中考試屬于終結性考試
D.終結性考試結果檢驗學生在階段性學習過后是否達標
14、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氨氣通人稀硫酸中:NH3+H+====NH4+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鈉溶液中:C02+C032-+H2O====2HC03
C.硫酸鋁溶液跟偏鋁酸鈉溶液反應:Al3++3AlO2-+6H2O=====4Al(0H) 3↓
D.氯氣通入冷的氫氧化鈉溶液中:2C12+20H-====3C1-+C10-+H20
15、關于右圖所示裝置的用途,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用排空氣法收集H2時,氣體從裝置b端通入
B.若用排水法收集02時,裝置內應盛滿水后,正放時,氣體從b端通人
C.若用來干燥C02時,裝置內應盛有約半瓶濃硫酸,氣體從a端通人
D.醫院給病人輸O2時,裝置內盛約半瓶蒸餾水,02從b端通入,用來觀察02的輸出速率
16、關于STS教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是精英教育
B.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
C.強調科學技術的價值
D.重視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整合
17、下列實驗設計及其對應的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蝕銅線路板:Cu+2Fe3+===Cu2++2Fe2+
B.Na202與H20反應制備02:Na2O2+H2O======2Na++2OH+O2↑
C.將氯氣溶于水制備次氯酸:Cl2+H2O=====2H++C1+ClO-
D.用濃鹽酸酸化的KMnO4溶液與H2O2反應,證明H202具有還原性:2MnO4-+6H++5H202====2Mn2++5O2↑+8H2O
18、下列分子或離子,含有配位共價鍵的是( )。
A.NH4+
B.N2
C.CCl4
D.C02
19、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確的是( )。




20、下列關于判斷過程的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自發進行的化學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B.高溫高壓條件下,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是自發的化學反應
C.由能量判據和熵判據組合而成的復合判據,將更適合于所有的過程
D.同一物質的固、液、氣三種狀態的熵值相同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1、化學實踐活動有哪些內容和形式?
22、化學教學設計含有的理論要素主要包括化學教學理念、化學教育(教學)目標、化學教學模式、化學教學策略等。其中化學教學理念在當前基礎教育化學課程改革中,急需更新的內容包括了化學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重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試就這一教學理念談談自己的看法。
三、診斷題(本大題1小題,10分)
23、某教師在一次階段測驗中,設計了如下試題考查學生。
【例題】將1%的氨水與9%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氨水的濃度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中有61.1%的學生按下述思路解題并填入答案為“大于”。

試根據上述解題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題目的正確解題過程是____。
(2)試分析造成學生解題錯誤的可能的原因。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25分)
24、材料:思維導圖,也稱為心智圖。20世紀70年代初,英國學者托尼?巴贊在研究人類學習的本質的過程中,發現協同運用人類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思維技巧,能夠提高思維的效率,同時他又受到達?芬奇相關筆記的啟發,在研究腦科學、心理學、神經生理學、語言學、神經語言學、信息論、記憶技巧、理解力和創意思考及一般科學的基礎上,形成了思維導圖的初步設想。此后托尼?巴贊將這種思維技巧傳授給一群學習障礙者,而這些曾被放棄的學生,很快就成為學校中的佼佼者。他將研究成果集結成書,并逐步完善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維導圖的概念。思維導圖不僅僅存在于抽象的知識單元體系之中,它還鼓勵學習者以繪制圖形等方式將知識結點繼續輻射到新的相關層次結構,直至思維導圖容納了足以滿足認知或學習目的的全部思想。
問題:(1)與思維導圖相似的概念還有概念圖,請簡要分析一下兩者的異同。
(2)設計一個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化學教學的策略。
(3)任選一初中化學教學內容,設計一個思維導圖。
五、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5分)
25、材料l:《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內容:“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稱和作用。”
材料2: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的目錄(略)。材料3:某教師有關“化學肥料”的教學設計片段。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