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試卷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7-19
21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從整個中學階段看,哪一個年級是品德發展的關鍵期( )。
A.初一年級
B.初二年級
C.初三年級
D.高一年級
2、下列哪一項屬于元認知的實例?( )
A.學生在考試之后能準確地預測自己的分數
B.學生在學習中能舉一反三
C.學生在閱讀時遇到難點停下來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閱讀
D.利用復述策略記憶
3、記筆記有助于引導個人的注意,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策略,它屬于學習策略中的( )。
A.精加工策略
B.復述策略
C.組織策略
D.元認知策略
4、當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不包括( )。
A.知識觀
B.品德觀
C.學生觀
D.教學觀
5、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稱之( )。
A.實驗法
B.講解法
C.討論法
D.演示法
6、關于考試焦慮的處理,以下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A.考試焦慮必要時可以心理治療配合抗焦慮的藥物來處理
B.學業壓力和考試焦慮會形成惡性循環,令考試焦慮癥越來越嚴重
C.考試焦慮癥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學生內部的壓力,所以只要處理好學生的心態和觀念就可以了
D.系統脫敏法是治療焦慮癥的方法之一
7、孔子將“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功課教給學生,這是我國( )的雛形。
A.活動課程
B.學科課程
C.綜合課程
D.結構課程
8、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稱為(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陶冶法
D.鍛煉法
9、“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反映了( )。
A.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B.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C.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D.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10、在領導班級的過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級,而是以間接的方式引導學生屬于班主任領導方式的哪一種?( )
A.權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遷就型
11、( )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的理論描述和概括,從而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民主主義與教育》
D.《教育論》
12、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叫作( )。
A.鍛煉法
B.陶冶法
C.鼓勵法
D.示范法
13、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以后,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稱為(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獲得
14、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聲望的需要是( )。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欲望內驅力
D.自我提高內驅力
15、小學階段的教學多運用直觀形象方式,中學以后可進行抽象講解,這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 )的特點。
A.順序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16、人力資本理論說明了( )。
A.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B.經濟發展水平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C.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D.教育對科學技術的促進作用
17、由于數學教師講課很生動,激發了某小學生學好數學的愿望,這種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學習動機
B.低級的動機
C.高級的學習動機
D.遠景的間接性學習動機
18、當一個人聽到親人去世的消息時,拒絕相信此事,以減少心靈上的痛苦。這是防御機制中的( )。
A.壓抑
B.否認
C.文飾
D.代償
19、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還決定著( )。
A.教育年齡
B.教育目的
C.教育年限
D.教育手段
20、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比,它的缺點是( )。
A.忽視知識本身的邏輯順序
B.不利于學生聯系社會實踐,忽視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C.忽視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
D.強調要以兒童為中心
21、在有意義的學習中,在呈現正式的學習材料之前,先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介紹的一些引導性的材料是( )。
A.概念
B.認知結構
C.學習定勢
D.先行組織者
22、“漢語拼音的學習干擾英語音標的學習”體現的遷移種類是( )。
A.逆向遷移
B.負遷移
C.垂直遷移
D.一般遷移
23、系統脫敏法由( )在20世紀20年代首創。
A.沃爾樸
B.福勒
C.雅各布松
D.奧蘇伯爾
24、林黛玉式的“見花落淚”、“對月傷懷”的情緒狀態屬于( )。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挫折
25、短時記憶指的是信息保持時間( )的記憶。
A.不超過2秒
B.不超過1分鐘
C.超過1分鐘
D.不超過5秒
26、最早把評價引入課程編制過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羅杰斯
C.布盧姆
D.布魯納
27、班主任對班級領導管理的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職權影響力;二是班主任的( )。
A.個性影響力
B.形象影響力
C.服務影響力
D.經濟影響力
28、格塞爾的“單卵孿生兒爬樓梯試驗”,充分說明了( )。
A.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約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和階段
B.遺傳素質的差異性決定人的身心發展的個性
C.遺傳素質可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D.遺傳素質提供了人的身心發展的可能性
29、我國義務教育具有三個特征是( )。
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
B.強制性、普遍性、免費性
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
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30、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其進行的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意為開端,意知情行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
31、講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學。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2、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品德。
33、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需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
34、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0分)
35、下面是一位班主任老師的教學日記:
我班的一位同學是從二年級直接升入四年級的跳級生,跳班后,仍是班內學習的尖子,區里的幾次數學比賽他都取得了較好的名次。這個孩子聰明、性格內向、深沉,但卻有些傲慢,常??床黄鹑?。上課時誰要是答不上問題來,他總是輕蔑一笑,并且顯出極不耐煩的神情。我曾想過當場點名批評他,后來改變了主意。一次放學后,我留下了他,對他說:“這學期我們共學過多少形容笑的詞語?”他想了想說:“微笑、大笑、狂笑、冷笑、恥笑、譏笑,還有哈哈大笑?!蔽艺f:“同學在復述課文時,我看見你笑了,是嗎?”他點了點頭。我又繼續說:“你看用哪個詞形容你當時的笑合適呢?”他很敏感,臉紅了,低聲說:“譏笑,恥笑?!蔽艺f:“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他說:“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話人?!蔽艺f:“是呀,尊重別人是應該有的道德風尚,虛心才能使你進步得更快?!睆拇艘院?,他常常主動幫助后進生學習,上學期還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
問題:(1)這位班主任老師采用了何種德育方法?其基本含義是什么?
(2)對學生進行德育時,運用此方法應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試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