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考卷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6-23
19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真正全面而系統(tǒng)地從理論上論證活動課程的特點與價值的是( )。
A.克伯屈
B.杜威
C.盧梭
D.福祿貝爾
2、學生林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錢包不見了,懷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辦公室對其進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學生的( )。
A.人格尊嚴權
B.人身自由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3、強調身心和諧發(fā)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方法比較靈活的教育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達
D.雅典
4、教師把實物、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向學生作示范性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從而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演示法
D.練習法
5、奠定了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的著作是( )。
A.《論語》
B.《普通教育學》
C.《大教學論》
D.《理想國》
6、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鐘表,它都是圓形的,這是知覺的( )。
A.大小恒常性
B.顏色恒常性
C.形狀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
7、“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經濟,教育的消費是明顯的消費潛在的生產,是有限的消費擴大的生產,是今日的消費明日的生產”;這一認識表明現(xiàn)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學性
B.價值性
C.生產性
D.未來性
8、有人記憶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時,聯(lián)想為“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產階級嗚嗚地哭”,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元認識策略
D.復述策略
9、注意是一種( )。
A.獨立的心理活動過程
B.非獨立的心理活動過程
C.感知活動過程
D.思維活動過程
10、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采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稱為( )。
A.教學策略
B.教學原則
C.教學手段
D.教學形式
11、學校實施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教學活動
B.社會活動
C.課外、校外活動
D.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12、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會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13、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促進人的身心發(fā)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D.培養(yǎng)人的生存能力
14、學生林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錢包不見了,懷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辦公室對其進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學生的( )。
A.人格尊嚴權
B.人身自由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15、下列哪一說法是夸美紐斯的觀點?(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學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
D.“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即教育
16、( )被公認為第一本現(xiàn)代教育學著作,書中赫爾巴特強調必須有“一種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學,有科學與思考力”并與相鄰學科取長補短。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民主主義與教育》
D.《康德論教育》
17、內發(fā)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A.人自身的內在需要
B.社會環(huán)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內化
D.個體的理想和目標
18、班級管理常見的幾種模式有( )。
A.常規(guī)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標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標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標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師管理、目標管理
19、( )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依據(jù),也是教育活動的最后歸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論
D.教書方法
20、提出“人力資本”理論的學者是( )。
A.布魯納
B.贊可夫
C.舒爾茨
D.皮亞杰
21、提出“人力資本”理論的學者是( )。
A.布魯納
B.贊可夫
C.舒爾茨
D.皮亞杰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由建構主義者提出的。
23、素質教育就是要學生什么都學,什么都學好。
24、我國德育的基本途徑是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5、設計“組織者”的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定點,所以組織者一定呈現(xiàn)在要學習的材料之間。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7、簡述當代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新特點。
28、意義學習需要哪些條件?
29、簡述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缺點。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30、當代有一位教育專家兼作家這樣嘆息中國的教育:“要想使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好前程,現(xiàn)在中國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幫助學校把他們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要保護好自己孩子的天賦別再受學校的侵害吧!”
問題:
這段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你從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發(fā)對中國當前的教育進行反思。
31、隨著高考競爭的日益激烈,高考焦慮的學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趨勢。王某是本市某重點中學的高三年級的男生,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情緒不好,每天在家悶悶不樂,不愿與人交流,睡眠不好,飯量減少,每天萎靡不振,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盡管每天學習時間很長,但學習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擬考試中成績不升反降,因此他變得脾氣暴躁,有時在家里無故摔東西,甚至無故不去上學。
問題:
試結合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對該學生考試焦慮癥狀進行指導。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考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