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學綜合素質模擬沖刺試題及答案五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3
594

二、材料分析題
1.【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行為規范的了解。
【參考答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體現了榜樣的作用。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時刻接受教師的教誨,教師就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這就要求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嚴于自律,不但注意自己的儀表,做到言語得體,穿著得當,待人有禮,樹立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內在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做到以德服人,內外兼修,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榜樣的力量,不但為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也為其樹立社會上的榜樣,用榜樣的力量來教育引導學生。
2.【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答案】(1)”拖堂”,一直以來在我國各地學校都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所謂拖堂,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到了規定的下課時間而未按時下課,繼續延長一段教學時間的現象。出現教師”拖堂”現象的原因有多個方面,既有可能是教師備課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學內容和當時教學情境需要,但不論什么原因造成的”拖堂”,其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教師拖堂有可能會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下降。其次,學生的休息和學習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授課時間太長,學生的精力會下降,注意力難免分散,極有可能影響學習效果。再次,教師拖堂會影響學生良好時間觀念的形成。受教師的影響,學生的時間觀念會淡薄,容易養成拖拉的不良習慣。最后,教師拖堂也會影響其他教師的上課。
(2)針對”拖堂”現象,某中學實施了”拖堂禁令”,將”拖堂”視為”教學事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該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其目的是規范教學秩序,促使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從內容安排和教學方法上尋找造成拖堂的各種原因,并有針對地予以校正,提高課堂效率,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受益的是學生。但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拖堂”其實也是教師盡心盡職的表現,將拖堂列為”教學事故”有可能給教師增加壓力,甚至影響教學質量。
(3)綜上所述,”拖堂禁令”的出發點是好的,在執行過程中,學校要注意處理方式,既要保護教師的積極性,又要避免流于形式,建議可將剛性的措施改成柔性的管理。
3.【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學生安全問題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參考答案】(1)湖南邵陽的”沉船”事件、各地陸續發生的校車車禍事件等越來越多的學生安全事故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學生大部分是青少年兒童,他們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學生的安全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學生的安全理應是各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這說明維護青少年兒童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的義務,社會各界都有責任為維護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作出貢獻。
(2)”沉船事故”發生的原因可能有多個方面,也在多方面為我們敲響警鐘。就學校和教師來說,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學校和教師要提高安全意識,努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和教師不僅要在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還要做好學生離開學校之后的安全教育,培養學生時刻注意安全的意識。其次,學校的教學設施、運輸設備、教學場所等必須符合學生的安全使用的需要。學校和教師要盡最大努力排除任何可能對學生安全造成威脅的隱患。
(3)各地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努力做好青少年學生的安全防護工作,為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寫作題
【參考例文】
如何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稚嫩的心靈。良好的心理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是學生進步的一個前提。作為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溫情的積極向上的氛圍是非常有利于教育教學的。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營造溫情心理氛圍的先決條件。
當自尊心理使人去克服各種困難和自身的弱點,合理地維護自己的尊嚴時,它在人們的行動中起積極作用。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有意識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才會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并獲得成功。
要保護學生自尊心,以下幾方面是不應忽略的。
(1)堅持平等對話。作為教師,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到過去的”師道尊嚴”已被時代所摒棄,學生是與老師完全平等的人,尊重是教育民主的第一原則。有了這種健全的心理,才能平等地、耐心地傾聽學生的心聲,才不會壓抑學生的個性,才會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2)關注弱勢群體。維護自尊是每個正常人的基本需要,班級里的后進生及有某方面生理缺陷的學生則更渴望在集體中居于適當的地位,得到較好的評價和重視。因為他們的自尊心往往更脆弱,更容易受傷害,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應有意識地關注這些學生的心理需求,更加細心地呵護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像給朱元璋畫像的聰明畫家那樣,既要保護弱勢群體的自尊,又要做得巧妙,使他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弱勢。
(3)挖掘前進動力。渴望積極的肯定性評價而獲得自尊,是一種普遍的心理需要。雖然教師眼中的雙差生(學習差、品德差)表面上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同樣也有十分強烈的自尊需求。對待這些學生,教師不能因為”恨鐵不成鋼”,就總是惡語相譏或橫加指責,那樣只能使他們在背離我們的方向上越走越遠。教師應積極挖掘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的長處在集體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發揮,并以此為契機,激發他們的榮譽感、自尊心和上進心。
(4)寬容學生的過失。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小過失是不可避免的,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并非故意的,而是在不經意間造成的。”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我們應允許學生犯錯誤,而且要懂得寬容他們的錯誤與過失,不要盯住他們的錯誤不放或對他們的過失窮追不舍,只要讓其明白錯誤行為及錯誤所在就可以了,要保護他們敏感的自尊。
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我們要細心呵護學生露珠般脆弱的心靈,精心為他們營造一個充滿溫情的心理氛圍,我們給予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愛,就是對他們”潤物細無聲”的澆灌和培育;老師善解人意的溫情就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明燈。
移動端訪問:全國中學綜合素質模擬沖刺試題及答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