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3
464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
2.C
[解析]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人力資本”理論。
3.A
[解析]略。
4.C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說認為,教育活動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而且存在于動物界。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
5.A
[解析]維果茨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即最近發展區。
6.B
[解析]政治經濟制度特別是政治制度是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7.C
[解析]格塞爾認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長規律的制約,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8.C
[解析]自我提高內驅力不直接指向知識和任務本身,而看重學業成就。
9.B
[解析]略。
10.B
[解析]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把課程解釋為教學內容的系統組成,首先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
11.C
[解析]社會學派教育目的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涂爾干。
12.D
[解析]克伯屈首先提出設計教學法。
13.A
[解析]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
14.A
[解析]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認知模式。
15.A
[解析]教師角色態度動態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學生的表現,要求和反饋。
二、辨析題
1.此說法是錯誤的。教育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處于基礎地位,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勢在必行。素質教育首先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其次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本題中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多上文體課是不全面的,它只強調了加強學生的體育和美育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智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此外,素質教育還強調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此說法是正確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定向是第一個階段,模仿以及后續的階段必須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
3.此說法是正確的。心智技能具有內隱性和簡縮性。
4.此說法是正確的。學校管理過程包括計劃、實施、檢查、總結四個環節。計劃是起始環節,實施是中心環節,檢查是中繼環節,總結是終結環節。
移動端訪問:2012年全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