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考卷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1-16
377

16、教育目的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要規定所需培養的人的身心素質;二是要規定所要培養出的人的( )。
A.質量規格
B.社會價值
C.發展方向
D.發展速度
17、布魯納認為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現,以下不屬于他提出的呈現方式的一項是( )。
A.動作表象
B.圖像表象
C.符號表象
D.情感表象
18、下面的四個成語或俗語中有一句說的就是典型的正遷移現象( )。
A.舉一反三
B.聰明過人
C.思維敏捷
D.物以類聚
19、在教育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對整個教育活動起指導作用的是( )。
A.教育內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組織形式
20、下列屬于傳統的記憶術的是( )
A.位置記憶法
B.諧音聯想法
C.關鍵詞法
D.語義聯想
21、決定教育領導權的是( )。
A.生產力
B.科學技術
C.文化
D.政治經濟制度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才能。
23、教學通過系統知識技能的傳授和掌握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因而教學同智育是相同的。
24、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智力發展水平就越高。
25、自我意識是與生俱來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7、簡述講授法及其基本要求。
28、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29、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基本規律)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30、李華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學生,他的最大缺點就是貪玩,學習不用功。每次考試他都有僥幸心理,希望能夠靠運氣過關。這次期末考試他考得不理想,他認為這次是自己的運氣太差了。
請運用韋納的歸因理論來分析:
(1)他的這種歸因是否正確?這種歸因對他以后的學習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2)如不正確,正確的歸因應是怎樣的?
(3)對教師來講,正確掌握歸因理論有何意義?
31、對學生來說,由于知識基礎的差異和個性品質的不同,對課程也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新課程提倡的研究性學習,就有很多學生不知所措。一個班少則有四五十人,多則六七十人,要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難度很大。據上課教師分析,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只有那些主動性強的學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學生是跟著走或跟不上。在眾多的課堂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只能做旁觀者。這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
問題:
對于新課程改革者遇到這個問題,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使所有學生在教改中受益?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