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專家押題卷及答案七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12
549

二、辨析題
1.設計“組織者”的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定點,所以“組織者”一定呈現在要學習的材料之前。
2.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不能進行懲罰。
3.知識獲得的首要環節是知識直觀。
4.價值辨析觀點更強調價值本身。而不強調價值觀的獲得過程。
三、簡答題
1.試簡述教育學與教育方針政策、教育實踐經驗之間的關系。
2.德育過程有哪些基本規律?
3.運用復述策略應注意哪些要點?
4.簡述我國學制改革的基本原則。
5.怎樣促進遷移的教學?
四、材料分析題
1.著名哲學家黑格爾當年從神學院畢業的時候。他的老師給他寫過一則評語:黑格爾,健康狀態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辭令,沉默寡言。天賦高,判斷力健全,記憶力強。文字通順,作風正派,有時不太用功,神學有成績,雖然嘗試講道不無熱情,但看來不是一個優秀的傳教士。語言知識豐富,哲學上十分努力。
問題:請談談這些評語有什么特點?你認為應該怎樣給學生寫評語?
2.“科學因人的生活需要而登上教育的舞臺,并獲得發展,甚至使傳統的人文學科教育都失去了往昔的輝煌。但科學教育自產生之日起也潛隱著遺忘生活世界的可能性。這既有科學自身的局限。也有科學教育的不當。瓦托夫斯基曾指出過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分離和對立。他說,科學與常識、科學活動與人類基本活動、科學理解和平常理解的連續性被打破了。胡塞爾認為科學對生活世界的客觀性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遠離生活世界的過程??茖W世界一旦誕生獲得了自身的獨立性.就隱含著對生活世界這一母體遺忘的可能。胡塞爾說:“自伽利略起,理念化了的自然就不知不覺地取代了前科學的直觀的自然?!痹诤麪柨磥恚だ约捌浜罄^者以理念世界代替了人的生活世界。所以當他說,伽利略既是發現的天才,又是掩蓋的天才時,就道出了生活世界被遺忘的現實。針對科學喪失生活世界的意義危機,胡塞爾提出要把原初的直觀的生活世界提到首位的觀點。應該說胡塞爾的觀點對科學教育回歸生活世界是有啟示的。……”摘引自集美大學劉德華的《科學教育對學生個體生活世界的超越與回歸》。
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請你談談生活世界的教育與科學世界的教育的關系。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專家解析: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答案】C。專家解析:興趣小組等課外活動主要是為了充分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3.【答案】C。專家解析:學習程序性知識實質上就是掌握做事的規則,即解決問題的方法。
4.【答案】D。專家解析:奧蘇伯爾認為影響遷移認知結構的三個變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和穩定性。
5.【答案】B。專家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較穩定的態度與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相結合的人格特征。誠實與虛偽、勇敢與怯懦、謙虛與驕傲、勤勞與懶惰描述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
6.【答案】A。專家解析:皮亞杰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判斷行為對錯是從客觀責任向主觀責任發展的。
7.【答案】C。專家解析: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指某人外表或是極為突出的重要的品質,掩蓋了人們對他其他特征的評價.暈輪效應的產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關知覺對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進行整體判斷所造成的結果。
8.【答案】C。專家解析:考試焦慮癥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單純處理好學生的心態和觀念遠遠不夠。
9.【答案】D。專家解析:分配學生座位時,最值得教師關注的應該是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10.【答案】D。專家解析:勒溫最早提出了“行動研究”。
11.【答案】B。專家解析:心理起源論者認為教育起源于模仿。
12.【答案】B。
13.【答案】C。專家解析: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華生和斯金納等。在個體心理發展的觀點上,華生強調否認行為的遺傳,強調環境對人發展的作用。
14.【答案】C。專家解析:梅依曼是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15.【答案】D。專家解析:20世紀50年代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以知識結構為中心的課程理論,也稱結構主義課程理論.他主張教學內容應以各門學科的基本結構為中心。
16.【答案】A。專家解析:教學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認識活動。
17.【答案】A。專家解析:陶冶教育法的特征就是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題干中“每一面墻壁都說話”就體現了利用環境陶冶學生情操的特點。
18.【答案】A。專家解析:制定教學計劃的首要問題是課程設置。
19.【答案】A。專家解析: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
20.【答案】B。專家解析:教師職業最早出現于奴隸社會初期。
21.【答案】C。專家解析:題干描述的是主動獨立型的思維風格。
22.【答案】C。專家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指出,中學生要解決的矛盾是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的矛盾。
23.【答案】C。專家解析: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專家押題卷及答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