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專家押題卷及答案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09
548

四、材料分析題
1.某初級中學與某保險公司是關系單位,保險公司每年在教師節、春節等重大節日時都來看望全體教師,保險公司為提高營業額,就通過學校強制性要求在校所有學生必須購買意外人身傷害保險。李平是該中學的一名在校生,母親常年有病,父親也剛剛下崗,家庭生活窘迫,無力負擔幾十元的保險費用。李平的班主任劉老師于是就此冷嘲熱諷,并在李平面前說其父母不為其購買保險是不愛孩子的表現,導致李平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并使李平家庭關系緊張,進而影響李平的學習。
試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對劉老師的做法進行分析。
2.楊蒙是一名高中學生,學習認真、刻苦,成績一直不錯。一次,在期中考試時由于感冒發燒沒有考好,結果成績下滑,受到了老師的批評(老師不知她帶病考試)。此后,每當面臨考試時楊蒙都很緊張。在考試前幾天就開始擔心,害怕考試失敗,為了能考好,她考前每天都復習得很晚。考試時,楊蒙經常感到注意力很難集中,腦子里也一片空白,明明掌握的知識也都忘記了。同時還伴隨著緊張、心慌、手發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繃緊等癥狀。可考后她發現這些題目都會做,只是由于沒發揮好而失敗,因而更加害怕考試。為此,楊蒙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擺脫。
根據上述案例,請分析:
(1)楊蒙的這種癥狀是一種什么心理問題?
(2)本案例中,造成這一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針對這類問題,請列舉兩種常見的心理訓練方法。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專家解析】由學習策略的特征可知答案。
2.C【專家解析】問題是指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3.B【專家解析】情感成分是態度的核心成分。
4.B【專家解析】根據心理健康的概念可知答案。
5.A【專家解析】教學目標是評價教學結果的最客觀和可靠的標準。
6.A【專家解析】德育目標是總體規格要求,具體的德育內容是德育目標的細化。
7.B【專家解析】《學記》是我國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
8.D。
9.B【專家解析】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標志的信息技術推動教育邁向網絡時代。
10.C【專家解析】這是朱熹的話,包含有學習的范圍和進程的意思。
11.C【專家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教育必須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內容和方法。
12.B【專家解析】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13.C【專家解析】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
14.B【專家解析】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
15.A【專家解析】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6.B【專家解析】效度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
17.A【專家解析】思想教育主要是指關于人生觀、世界觀以及相應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
18.A【專家解析】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了以發展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為內容,以再發現為學習步驟的教學方法綜合方式,這種教學方法被稱為“問題發現教學法”。
19.D【專家解析】杜威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代言人,主張教育即生活,主張“在做中學”,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20.A【專家解析】教育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經濟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
21.B【專家解析】所謂先行組織者,是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于學習任務,并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
22.D。
23.C【專家解析】根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技能本質上是程序性知識。
24.A【專家解析】計劃性是學習策略的核心。
25.B【專家解析】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流程圖和模式圖都屬于組織策略。
26.C【專家解析】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
27.A【專家解析】皮亞杰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對兒童的道德判斷進行了研究。柯爾伯格系統地擴展了皮亞杰的理論和方法,提出道德發展階段論。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專家押題卷及答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