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7
59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教育”一詞最早出現在( )。
A.《孟子?盡心上》
B.《論語》
C.《說文解字》
D.《學記》
2.宋代朱熹在《論語》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是“因材施教”一詞的來源。“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互補性
C.差異性
D.階段性
3.教學活動的本質是( )。
A.認識活動
B.實踐活動
C.交往活動
D.課堂活動
4..以綱要的形式編定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被稱為( )。
A.課程標準
B.課程計劃
C.教材
D.教科書
5.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 )。
A.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B.知識、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6.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加以論證的是( )。
A.盧梭
B.洛克
C.夸美紐斯
D.赫爾巴特
7.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在課上或課外進行實際操作,將已經學過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教學方法是( )。
A.練習法
B.實習法
C.實習作業法
D.實驗法
8、( )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
A、科頓
B、波斯納
C、布魯納
D、布魯巴奇
9.( )強調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構建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義的主動重構者。
A.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論
B.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C.信息加工的學習理論
D.聯結主義學習理論
10.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這一原則是( )。
A.導向原則
B.疏導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教育的一貫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