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壓密題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8-12
558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1.“范跑跑”事件被稱為“范跑跑”的人名叫范美忠,他是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的一名教師,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不顧學生自己先逃命,是最先逃出教室的。而且事后在自己的博客中發表了一些不恰當的言論,說:“我從來不是一個勇于獻身的人,只關心自己的生命。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會考慮學生是否危險……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
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2.李某有一女李霞14歲,系農村某鎮初中二年級學生。李某認為女孩上學無用,還不如早輟學去賺錢,遂于2003年暑假將李霞送到鄰鎮一個體戶處打工。開學一周后,學校老師、領導、村干部多次上門家訪,李某拒不說明其女去向,有時還惡語相報:“孩子讀不讀書是咱們自家的事,你們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問題:
(1)該案例中有沒有違法行為?(3分)
(2)違反了什么法律規定?(4分)
(3)違法主體是誰?(3分)
(4)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4分)
3.閱讀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問題。
關于價值概念的理解
張曙光
①近些年來,價值觀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但是,作為價值觀核心概念的“價值”及相關概念,在國內理論界一直存在著許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響了我們對價值觀問題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②現代價值觀的“價值”概念,直接來自于經濟學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但就其拉丁詞的本義和現代哲學語境中的含義而言,卻遠遠超出了經濟學的范疇,是一個包含倫理學、美學、宗教學、政治學所指涉的具體價值形態的,與“善”通用的概念。因而,價值首先指的是人們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著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經濟學意義的含義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對價值的界說,恰恰是這種意義的倒置。無論是過去把“價值”歸結為“效用”,還是現在把價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證。如此一來,價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見了,因而也就談不上對各種效用和利益問題的批判性審視了。其實,正是價值由現實趨向理想的向度,在人們的觀念世界聳立起一個與完滿和終極的整體相關聯的價值觀。所以,作為人的生命之自覺形態的價值觀,不僅能夠引導人們追求自身的利益,協調人們之間的利益沖突,還能夠召喚人們不斷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實現自由全面的發展。
④如果把價值歸結為利益,又進而把利益作為思想的坐標,那就只能產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視的價值觀——以官職、金錢、稱號等外在形式化的東西作為人的價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實學、精神境界。的確,“名利”并不純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構成人的社會規定性的要素,這些要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證人的社會存在和能力,在現代社會尤其如此。但是,這些東西只是人們借以實現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們在某一社會中普遍地陷入名韁利索,人的生命價值的平等和人格尊嚴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維護,那么這個社會就“異化”了。這也是我們反對把“價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問題:
(1)文章第③自然段提出了“與完滿和終極的整體相關的價值觀”,請簡要闡述這個價值觀所產生的作用。(4分)
(2)文章結尾畫線處“反對把‘價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這個“根本原因”是什么?(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50分)
《學記》中說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新課程改革也提出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指導學生學會自學,也就是教學生“漁”,而不是送給學生“魚”。
請以“教學中要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為話題,結合自身教育實踐經驗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要求不少于800字。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壓密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