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綜合素質的材料分析題大家會答嗎?
職業道德和職業理念材料分析題每年必考,總計28分
核心考點90%預測,臨考沖刺提分,考前點睛班 限時¥280 >>
一、職業理念

于老師決定在班上組織一次全員參與的特長展示活動,學生們陸續在報名表上寫出自己的“拿手好戲”:手工、書法、彈琴、乒乓球……于老師發現,除了小偉,其他學生都報了項目。
小偉剛從外地轉來,學習成績很差,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在班上也沒有什么朋友。 于老師把小偉找來,鼓勵他報名參加特長展示活動,小偉卻自卑地說自己沒有什么特長。于老師啟發他說: “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來!”小偉想了很久,急得快哭了,怯怯地問: “老師,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會斷開,請問削梨算是特長嗎?”于老師當即拍板: “行!就這個了。”展示活動當天,于老師鄭重地請小偉表演削梨。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偉拿出了一只黃澄澄的大鴨梨和一把小刀,兩手飛快地轉動,不一會兒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圓滑晶瑩,細長的果皮垂下來足有兩米長。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從那以后,小偉開朗多了,學習更加用功了,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提高。于老師還注意發揮他肯吃苦、愛勞動的優點,推薦他擔任班上的衛生委員,使他的表達能力、 組織能力得到了鍛煉。首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處在發展過程中的人、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人。教師要注意學生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材料中由于于老師對于小偉沒有直接批評,而是耐心引導,讓他展示削梨特長,于老師這些舉動舉動,促使小偉不僅性格開朗了,而且學習也更加努力,成績提高很快。其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根據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因材施教。材料中于老師組織班級全體學生參與特長展示活動,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當作完整的人來看待的學生觀。再次,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是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材料中老師對于小偉沒有特長,并沒有強加特長給他,而是啟發引導,尊重小偉的意見,體現了尊重學生的想法,不強加自己的想法與學生。綜上所述,于老師踐行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看做是發展的人和獨特的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職業道德

一年秋天,學生剛開始上課,外面突然大雨傾盆,班上三名學生曬在宿舍外面的 被褥被淋濕了,洪老師就讓他們晚上住在自己家里,還給他們做飯吃;一名學生從幾 十里外的山區乘汽車來校時,生活費被盜,洪老師除了與有關部門協調外,還自己掏 錢替學生墊付伙食費;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來到學校,拿刀威逼學生,索要學生財 物,她奮不顧身地保護學生,而后積極向有關部門呼吁,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同時向學生講解自我保護的方法。有一年春季剛開學,一位老人把她的孫女小芳領到洪老師的面前,說:“小芳以 前一直跟著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轉了幾次學,學習成績不好。她害怕老師和同學們嫌 棄她,希望老師多費心。 ”洪老師說: “小芳是我的學生,我會盡心去教的。只要她肯 努力,踏實學,認真做事,就是好學生。 ”在洪老師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下,小芳 進步很快,初中畢業時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高中。洪老師很注重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成敗進行反思總結。她的教育隨筆《我的表揚何以會成為學生的壓力》 《如何讓文言文不再枯燥難學》《如何讓學生在青春期不恐慌》 《班主任怎樣才能贏得科任教師的支持》相繼獲獎,大家都說她是名副其實的好老師。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洪老師的行為材料中老師的行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值得我們學習。首先,老師的行為體現了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關愛全體學生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材料中……其次,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為人師表。為人師表要做到以身作則,團結協作,尊重家長。材料中……再次,老師的行為體現了教書育人。教書育人要做到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材料中……最后,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終身學習。終身學習要求老師不斷豐富自己知識,
學習交流平臺:關注育德園師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考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