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處理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多”與“少”、“有”與“無”的關系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11-30
408

俗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就說明無論什么事都要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就像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一樣,一定要處理好“多”與“少”、“有”與“無”的界限,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面試試講取得圓滿成功。關于如何才能處理好這個關系,育德園師的小編做了一下總結以供大家備考時參考。
1.處理好“多”與“少”的關系
試講時間有限,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恰到好處,既不能只講主要問題,也不能不分主次全面開花。內容過多,未免龐雜,內容過少,未免空洞。“龐雜”則顯重點不突出,“空洞”則顯內涵不豐厚。教學的結構要完整,講授的線索要清晰,要突出重點內容,顯露教學內容主干。
2.處理好“有”與“無”的關系
在上試講時,雖沒有學生,但執教者心中不能沒有學生。試講的具體教學過程和常規教學是一樣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在教學流程中,教師該提問的提問,該布置的布置,該指導的指導,該點撥的點撥,該評價的評價。這些“過程”要呈現,只是學生沒有在實際操作,執教者須假定學生已經完成、估計學生完成的程度和結果。要做到估計“恰當”、點撥評價“到位”,執教者須在備課時研究學生,或設想教材所對應的學生群體的狀況,做到“場上無學生,心中有學生”。
了解了教資面試試講的“多”與“少”、“有”與“無”后,考生們一定要在面試試講的時候處理好這個關系,這樣才能在面試中取得一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