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科普文章的閱讀方法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8-01
414

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為11月3日,現在正是考試備考的黃金時間,但是備考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學習一下答題技巧,不然出現知識點背的滾瓜爛熟,分數卻不高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的,就是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答題技巧和姿勢,快來一起學習下吧。
科普文章的閱讀方法
1.注意標題
通過標題可以知道文章的說明對象及核心內容。科普文的標題往往會點名介紹對象,有時也可兼有它的特點、作用、意義、價值等。
2.瀏覽文本,整體把握
(1)掌握結構特點。說明文的總體結構通常分為三部分,即引出說明對象、詳細解說對象(主體部分)、總結說明對象。說明文主體部分的段落、層次之間的結構形式一般又有:并列式、承接式、遞進式、總分式等。
(2)理清說明順序。主要有空間、時間、邏輯順序。邏輯順序又包含從原因到結果、從主要到次要、從整體到局部、從概括到具體、從總說到分說、從現象到本質、從特點到用途等。
可尋找路標——語言標記,一般在文段的開頭。
3.通讀全文,微觀勾勒
(1)把握對象特征。
方法主要是劃分層次,提取核心內容。劃分層次時可重點關注段首、段尾句以及過渡句。
(2)勾勒關鍵詞。簡單勾畫,并且勾畫可能在選項中出現考查的詞,以及對答題有用的關鍵詞。
尤其是一些修飾詞(“已經”“將要”“或許”“可能”“都”“或許”等)、關聯詞(命題者常常在關聯詞語的運用方面設置障礙)、否定詞(多重否定的考查)。
(3)留意說明方法。根據題目要求確定這部分所花費時間。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作詮釋、舉例子、引用、分類別、列圖表、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摹狀貌。
(4)把握情感。有些科普文章都蘊涵著作者的情感,體會這些情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關注文中情感傾向的詞或句子,注意文末語句。
二、科普文客觀題的解題方法
1.“找”。
讀完材料,審完題干(題干不可不審清),可根據題干確定選項的大致范圍,開始找與選項相對應的句子,然后再進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及判斷。有時候選項的語句散見于文章的各處,也一定找準原句。
2.“比”。
比較時重在關注意思、關注邏輯關系。比如在“不過,從地理空間關系的角度說,山脈的意義則多在于阻隔或護衛”中,如果把“阻隔或護衛”替換為“聯結”就是錯誤的。另外,有時需要統觀全篇,不能只盯住一處。
3.“判斷”。
推斷時,切不可只憑主觀臆斷,一定要找到確切的根據,找到合理的解釋。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科普文章的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