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你上課時,一個學生在傳紙條,你怎么辦?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7-31
393

教師資格證結構化考試一直是考生們的一個痛點,是一只攔路虎,在面試過程中,最容易出現三個問題,一是在試講過程中,考生沒有自信,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對于教師資格考生來說,80%以上都是沒有授課經驗的。結構化、試講、答辯對很多小白來說簡直就是難題,要怎么解決這個難題那?一定要在平時多多聯系結構化試題。
在你上課時,一個學生在傳紙條,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首先,在課堂上為了不影響其他學生繼續聽課,我會先用眼神暗示他,引起他的注意,讓他集中精力聽課。如果沒有引起這名學生的注意,我會邊講課邊不動聲色地走到他的課桌邊,用手敲打他的書桌,提醒他,讓他專心聽課。
其次,下課后我會把該生叫到辦公室,了解他傳紙條的原因,并讓他了解傳紙條不僅影響自己聽課,還會影響其他學生聽課,讓他今后注意認真聽講。
最后,我也會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為什么會有學生課上走神,可以在今后的授課中加入一些活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性,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有人說學生犯錯要寫檢討,老師犯了錯絕對不能檢討,這樣有失教師的威信。你怎么看?
【解析】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意思是說,我們并非圣賢,均有可能犯錯誤。如果犯了錯誤,任何人都應該有承認錯誤的勇氣、改正錯誤的行為。誠實、勇敢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人師,在此更應做好表率。犯了錯誤不檢討,更有失師威。
首先,公開做檢討更能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有錯,敢于承認,并做出改變,是一種坦誠的表現。該行為向學生傳遞一種坦誠的人格品質,學生會更加發自內心的敬佩教師。
其次,公開檢討有利于構建友好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的心里都藏著一個標尺,在他們的心里,對是非曲直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所以,教師犯錯誤公開檢討后,會給學生滲透一種平等意識,并為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對教師更加信任,更能促進師生間的和諧關系。
最后,教師勇于承認錯誤,才真正實現學生“求真”的教育目的。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有“求真”的行為,學生才會有“求真”的意識,才會慢慢學會“做真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牢記:“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以上是小編準備的兩道結構化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