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和普通教師資格證面試有什么不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7-09
372

一、把幼兒園的試講用詞當成中小學
對大部分考生而言,幼兒園是怎么“上課”的已經記不太清,也不太了解,自己經歷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小學時上課的樣子。因此,在自己試講的過程中總會受到以前學習經歷的影響,帶著中小學老師的影子。實際上,幼兒教育活動的組織和中小學上課有很大區別,在面試中,這幾點是考生最容易出現,又最顯眼的問題:
1.不要說“這位同學請你回答一下”
提問式試講,很好,突出學生主體性,這很素質教育,這很新課標啊!但是!請注意,幼教面試的對象是幼兒,不是中小學生,因此整個面試中,我們使用的詞語都是“幼兒”、“孩子”、“兒童”、“小朋友”,而不是“同學”、“學生”。這看似是件小事,但如果不注意,卻可以反映出你對幼兒教育的特點了解不清或者認可度不高,心中沒有孩子,是很容易被面試官抓住把柄的。
2.不要說“我們這節課學習了……”
什么?總結也不能說?這不是試講必備環節之完美總結嗎?
沒錯,課堂小結或者總結對于一個完整的試講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一樣的套路,相同的原理,幼兒園教育我們一般不叫“上課”,所以也不是“本節課”,而是“活動”,這一點也很重要,課更強調知識的獲得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而活動則不然,與課相比,活動更加強調參與、主動、有趣、興趣等,這與幼教的《綱要》和《規程》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詞語使用不準一樣反映出理念把握不牢。
二、使用概括程度過高的詞語來引導幼兒
幼兒階段思維發展整體處于感知動作--具體形象為主的階段,思維概括化水平、歸類能力、區分能力等很多思維能力處于很低的水平,感性知識積累也不夠多,因此,如果在組織活動中經常出現如“你來概括一下”,“這些杯子有什么特點”等表述,是不符合幼兒認知發展特點的,顯示出這位面試考生不具有適合幼兒教育的思維方式。
三、把幼兒活動組織等同于中小學課程設計
無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中小學教學過程和三為目標與幼兒教育都有很大區別,在面試中,最容易被考官一眼看穿的問題往往在于,在幼教試講中過于強調學到什么、掌握什么。并非幼教沒有知識的學習這一目標,只是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決定了幼兒教育活動更多關注幼兒興趣、習慣、主動性的養成,而不在于強調一定要學會什么,尤其注意要鼓勵幼兒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給出標準答案。
在環節設計上,更要體現快樂成長,設計適合幼兒參與,有助于身心發展的游戲。
四、眼睛不知道該往哪看
關于模擬試講時眼神到底怎么運用的說法有很多,環視、掃視、虛視、凝視等不在此贅述。這里只想提醒考生一點:幼教面試試講時眼神總體應在考官一排偏下的地方。因為與中小學不同,幼兒個子較矮,而且往往是環坐在教師周圍,所以在模擬試講時要真正做到眼中有幼兒,就要把目光放在幼兒身上--考官一排略偏下一點。再配合掃視、凝視等。這樣才能體現出自己是關注幼兒的,并且對幼兒教育教學活動有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五、穿的像公務員面試一般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都會非常重視面試,在面試前幾天反復挑選服裝,爭取從外在上給自己加分。為了顯示出自己很重視這次面試,或者其他原因,總會有一部分考試穿的非常正式,即使在寒冬,也穿著白色立領襯衫+黑色西裝外套。乍一看猶如經理人一般。這種穿著并非不可,只是在教師面試中,我們既要穿的嚴肅認真,又要平易近人,簡言之,就是要端莊而有親和力,尤其在幼兒教師面試時,更不宜穿的過于嚴肅,大小合適的粉色毛衣、不過短的毛呢裙其實都是可以穿的,顏色也可以亮眼一些,但一定要注意不要穿的太羅嗦、復雜,要大小合體、款式端莊。
六、表現出自,以,為,是
眼睛不看考官、瞪著考官、眼神上飄、“頂嘴”等這些問題老生常談,但仍然廣泛存在,尤其有的考試在考官提出質疑或表達自己看法時總是忍不住去解釋,好像不解釋就怕考官沒看懂自己的設計意圖。你需要明白,如果你設計的東西沒表演出來導致別人看沒看出來,那多半是自己的問題,所以沒什么好爭辯的。其次,點評是考官的權利和責任,也是考官負責的表現,考官也可以有自己的觀點,我們應當尊重他們。所以,無論考官提出什么問題,我們都應穩定心態,積極面對,謙虛好學。畢竟,這也體現出為人師表的素質。
最后,祝大家順利通過面試!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和普通教師資格證面試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