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的學生觀該如理解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4-12
245

許多考生對于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一綜合素質中學生觀的理解依然是停留在記憶“兩獨一發”的水平上,但是就教師資格證的考試而言,新課改的學生觀既是考試中的常規考點,也是作為寫作這一項大題中需要合理表達的觀點。借助這篇文章,育德園師的講師將以材料分析題的方式去理解,關于考試,新課改的學生到底希望考生去表達什么。
考察學生觀的材料分析題內容上一般具有如下特點:通過教師同事間的日常閑談,或者教師的心得體會或者對于文件的解讀,來表達教師對學生的認識、觀點或者是看法。
問法:請結合請課改的相關理念,評價材料中教師的言論/觀點。
答題要求:言之有理,此處的言之有理不是考生們以為的扯的漂亮,更多指的是答題內容既有切實可依的道理,也有適當的符合材料的言之,這點要求在咱們的教資考試中同樣適用。
答題步驟一般分為提出觀點-論證觀點-落實觀點三個部分。
【提出觀點】材料中教師對學生的言論,是對于學生不正確的認識,與我國目前正在實行新課改所提倡的學生觀不相符合。(需要表達出哪里不符合新課改的某一條規定)
【論證觀點】
新課改的學生觀認為/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樹立以下合理/正確的觀點:
(1)學生是獨特的人;
(2)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3)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1)學生的獨特的人。學生有著自身的獨特性,與成人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理)材料中的教師對于學生有著什么樣的看法,認為學生是千篇一律的,都是一樣的,用同一種方法可以教育所有學生,是忽視學生獨特性的體現(言之);
(2)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并不依附于教師的意志而存在,每個都是獨立的個體,是學習的主體。(理)材料中教師對于學生的管理太過于專制,認為學生的發展必須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是對于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這一學生觀的理解誤區(言之);
(3)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每個學生都具有巨大發展潛能,是個不斷發展的個體,存在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理)材料中的教師在面對學生目前的表現,過分強調以學生目前的表現來進行價值判斷,是違背了新課改關于學生是發展中的人的言行(言之);
【落實觀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學生個體的身心規律,組織教學,選擇適合學生的方式和階段來進行教育。(詳細內容,視具體題目適當補充)。
以上就是育德園師的講師為大家整理的如何理解《綜合素質》中的學生觀的相關內容解析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的學生觀該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