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赫爾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異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3-21
154

教師資格考試經常會考到赫爾巴特和杜威,這兩位西方近代教育史上頗有影響的人物。赫爾巴特被譽為“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杜威被稱為“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進步教育的代表”“實用主義教育的代表”。這兩位偉人,往往被人們看成是互相對立的兩種教育思想的代表,但經過仔細研究發現二者的教育思想除了區別,還有不少共通之處。
不同之處:
一、教育目的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教育是人未來生活的一種準備;杜威提出教育無目的論。他反對外在的、固定的、終極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來,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強加的,不能充分考慮兒童的本能與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靈活性,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教育過程在它自身以外無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長;在它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論。
二、教師與學生地位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舊三中心論”即教師、教材、課堂。他強調教師是中心,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論”即兒童、活動、經驗。他強調兒童中心論,整個教育過程中要以兒童為中心,要求尊重兒童的天性。
三、課程方面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以系統知識為中心,重視學科學習,忽視學生的生活經驗,杜威以其經驗論哲學為基礎,提出了“做中學”和從經驗中學的課程理論。杜威始終反對把成人和專家們事先編好的教材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主張以兒童的直接經驗為教育的起點。他強調對直接經驗進行組織、抽象和概括。
四、教學方法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教師的講授,杜威十分推崇這種從做中學或從經驗中學習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強調教學必須考慮兒童本性發展的特點,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和個別差異,教學必須考慮兒和需要,使兒童積極、主動地學習。
五、教學重點不同。
赫爾巴特強調學生會對知識的掌握,杜威非常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科學思維的方法。
六、教學過程不同。
在教學過程上,杜威依據學生在做中學的認識發展提出了五個階段的過程: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學法。而赫爾巴特試圖根據心理學來闡述教學過程,提出了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揭示了課堂教學的某些規律性。
相同之處:
赫爾巴特與杜威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因此教育思想必然有很多不同之處。教育本身具有歷史繼承性,因此他們的教育思想也有相同之處。
一、強調教育培養的人為社會發展服務;
二、都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
三、強調教學階段,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赫爾巴特提出三階段說,杜威提出思維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赫爾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異同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請聯系育德園師的講師,老師會你一一解答,祝你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赫爾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