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考點有哪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3-11
128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教育知識與能力》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考點有哪些呢?下面請跟隨育德園師的講師來學習了解一下吧。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指原始的無意識的本能,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沖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遵循“快樂原則”,以尋求原始動機的滿足為原則,追求最大限度的快樂,尋求不受約束的性、軀體和情緒的快感。
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沖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協調本我的非理性需要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范、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強調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強調嬰幼兒時期的經歷和經驗對人格形成和發展的重要作用。他把發展分為五個時期:
1.口腔期:從出生到12~18個月左右剛生下來的嬰兒就懂得吸乳,乳頭摩擦口唇黏膜引起快感,此期間嬰幼兒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動為主來滿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門期:大約從12~18個月到3歲左右此期間兒童由排泄而得到感官滿足。在這一階段兒童開始接受排便習慣的訓練,他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排便行為以適應社會的要求。兒童在肛門期欲望的滿足和他在大小便訓練過程中所學到的人際關系方式,對他未來的人格形成產生較大影響,滿足太少或過分滿足均可導致發展的滯留,形成所謂肛門性格。
3.性器期:大約從3歲到5歲
此期間兒童通過性器官滿足原始欲望,兒童表現出對生殖器官的極大興趣,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兒童這一階段的矛盾和沖突的解決,對其將來性別特征的形成和對異性的態度及性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這一階段發生滯留或失敗,可能導致將來的許多行為問題,如所謂的“性器官人格”。
在口腔期、肛門期和性器期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人格特征已形成。因此,5歲以前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
4.潛伏期:大約從5歲到12歲
在這一時期,兒童的興趣轉向周圍事物和智力活動中,參加學校和團體的活動,與同伴娛樂、運動,發展同性的友誼,滿足來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識滿足、娛樂和運動等。此時原始的欲望仿佛處于潛伏狀態,在這一階段,兩性之間比較疏遠。
5.生殖期:大約從12歲到成年
青春期是生殖期開始的標志,此時個體生理發展趨于成熟。在心理和生理上兩性的差異日益顯著,發展到成年階段,主要的滿足將來源于兩性關系的建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考點有哪些了,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請聯系育德園師的講師,老師祝你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