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如何破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3-09
634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教師資格證常考試到的內容,它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需要系統,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這是一個重點內容。我們如何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快速回答這類相關問題呢?
一、 理解馬斯洛需要層次
馬斯洛理論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感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呈金字塔型。在自我實現需要后,還可能會有自我超越的需要,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為強烈的,而對其它的需要則顯得并不那么重要。在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饑餓所占據,而使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他生活的全部就是吃,“活下去”成為對他來說是平生全部的動力,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就出來后,才可能去實現更加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愛和尊重需要等。
1、生理需要。生理是人類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方面的要求。馬斯洛認為,如果這些需要的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時,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也就是說,人類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所以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動力,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2、安全需要。包括人生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社會安定和國家和平等。馬斯洛認為,人的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覺器官、智力能力等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后,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3、歸屬和愛的需要。也稱社會需要,包括被人愛與愛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渴望得到賞識等。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心和照顧,這是一種感情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要更加細致些,和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經歷、教育、生活環境和信仰等都有關系。
4、尊重的需要。表現為自尊和收到別人尊重,即認可自己的實力和成就、自信、獨立、渴望賞識、重視名譽等。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價值。
5、自我實現的需要。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實現,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創造力和自我價值得到體現的需要。
二、馬斯洛需要的五層次的關系
1、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增,但是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2、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人都有需要,當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后,另一層需要才會出現;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后,才激勵后面的需要。
3、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
4、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層次等級也不是絕對的,有時會在低級需要尚未得到滿足之前就去尋求更高層次的需要如自我實現的需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如何破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了,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請聯系育德園師的講師,老師會為你一一解析,祝你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如何破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