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沖刺10天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3-08
361

無論是小學教師資格證還是中學教師資格證,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都是對于很多考生較為頭疼的一個科目。雖然相對于中學教師資格來說,整體上小學教師資格科目二的內容無論從涉及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來說都要更加簡單一些,但是若想真正拿下科目二,最后十五天的沖刺復習很關鍵,下面我將一些科目二教育學的重點內容羅列出來,方便大家進行沖刺復習。
1.《學記》
這部著作還是較為重要的,考察的方式主要是客觀題。首先是它的地位,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其次是《學記》里面一些重要的語句及其體現的一些教育思想。
比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學”,這句話反映的是教育和政治的關系。“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的是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學不躐等。”要求教學要循序漸進……這些都是我們要知道的。
2.孔子《論語》
孔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準則。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論語》中一些反映孔子思想的較為出名的語句要記清楚,同時要與《學記》進行區分。
3.教育學創立階段重要人物
(1)夸美紐斯,捷克著名教育家,被稱為教育學之父,1632年出版了著作《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了一門獨立學科。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認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歷史上首次論述了班級授課制;提倡“泛智”教育;規定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等等。
(2)赫爾巴特,德國教育家、心理學家。被稱之為科學教育學之父,這里要注意要與夸美紐斯區分開,之所以說赫爾巴特是科學教育學之父是由于他在1806年出版的一部著作《普通教育學》,在普通教育學中,赫爾巴特更科學系統的論述了教育學,所以使得教育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規范的學科。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將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基礎;傳統三中心論,即“教師”“教材”“課堂”三者為中心;提出了四階段教學,即“清楚、聯想、系統、方法。”;教育性教學原則,即教知識的同時要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等。
(3)杜威,美國教育家,現代教育代表人物,實用主義哲學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現代三中心論,即“學生”“活動”“經驗”三中心;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教育即生活等等。
4.身心發展規律及動因
(1)身心發展規律
順序性,教育啟示:循序漸進;階段性,教育啟示:不搞一刀切;不平衡性,教育啟示:抓關鍵期;互補性,教育啟示:揚長避短。差異性,教育啟示:因材施教。
記住每個規律的名稱及教育啟示,注意材料分析題。
(2)身心發展動因
遺傳(為我們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環境(提供了發展的可能,將遺傳的可能變成現實);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注意簡答題);個體主觀能動性(幾個因素中唯一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注意材料分析題,要記清楚每個動因起到的是什么樣的作用。
5.教育制度
(1)西方現代學制
雙軌制(英國、德國)、單軌制(美國)、分支制(我國、蘇聯)。
(2)我國現代學制
壬寅學制(1902年,中國歷史上首次頒布并未實施);癸卯學制(1904年,中國歷史上首次實施的學制,效仿日本);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壬戌學制(1922年,北洋政府頒布,以美國學制為藍本,又稱新學制或劉三三學制)
6.教學
(1)教學基本規律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規律;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注意材料分析題。
(2)教學原則(八個)
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直觀性教學原則;啟發性教學原則;循序漸進教學原則;鞏固性教學原則;量力性原則;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這八大教學原則及要求都要牢記,材料分析題,簡答題都有可能考察。
(3)教學方法
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演示法、參觀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實踐活動法。以情感陶冶為主的方法:欣賞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十二大教學方法要記住,有可能考查材料分析和簡答。
7.德育
(1)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積極轉化的過程;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交往,對學生施加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2)德育原則(九個)
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知行統一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集體教育原則
(3)德育方法
說理教育法;榜樣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實踐鍛煉法;品德修養法;品德評價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育這一章和教學這一章基本每一年材料分析題都會涉及到,因此同學們在最后沖刺的十天中,一定要將這兩章的知識鞏固鞏固在鞏,祝大家備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