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考點之中小學教師職業的勞動特征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3-04
146

中小學教師職業的勞動特征這部分的知識點,在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部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般教師資格證考試這部分都會出題,但是相對的題量會少一些。
這部分的知識點在教師資格考試中主要以單選題考查為主。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大家能夠抓住重點去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造性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教師勞動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師勞動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單方面發展的人。
②教育任務的多樣性。教師不僅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訓練學生的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還要培養學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③勞動對象的差異性。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千差萬別的人。教師不僅要經常在同一個時空條件下,面對全體學生,實施統一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2)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因材施教。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必須靈活地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
②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更新。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方法的變換或改革。即使是同樣的教學內容,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的變化以及教師自身認識的提高,在教學方法上不斷調整、改進、創新。
③教師需要“教育機智”。教育機智是指教師能根據學生新的特別是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采取及時、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機智可以用四個詞語概括: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掌握分寸、對癥下藥。
以上是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造性,尤其是創造性在考試中比較常見。
2.教師勞動的連續性和廣延性
(1)教師勞動的連續性
連續性是指時間的連續性。教師的勞動沒有嚴格的交接班時間界限,這個特點是由教師勞動對象的相對穩定性決定的。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的過去與現狀,預測學生的發展與未來,檢驗教育教學效果,獲取教育教學反饋信息,準備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活動。
(2)教師勞動的廣延性
廣延性是指空間的廣延性。教師沒有嚴格界定的勞動場所,課堂內外、學校內外都可能成為教師勞動的空間。學生的成長不僅受學校的影響,還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教師不能只在課內、校內發揮影響力,還要走出校門,協調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影響,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3.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和間接性
(1)教師勞動的長期性
長期性指人才培養的周期比較長,教育的影響具有遲效性。教師勞動的成效并不是一時就可以檢驗出來的,而是需要教師付出長期的大量的勞動才能看到結果、得到驗證,教師的某些影響對學生終身都會發生作用。因此,教師的勞動具有長期性。
(2)教師勞動的間接性
間接性指教師的勞動不直接創造物質財富,而是以學生為中介實現教師勞動的價值。教師的勞動并沒有直接服務于社會,或直接貢獻于人類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教師勞動的結晶是學生,是學生的品德、學識和才能,待學生走上社會,由他們來為社會創造財富。
這部分知識尤其是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在考試中比較常見。
4.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范性
(1)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主體性指教師自身可以成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響力的榜樣。對于教師來說,首先,教育教學過程就是教師直接用自身的知識、智慧、品德影響學生的過程。再者,教師勞動工具的主體化也是教師勞動主體性的表現。教師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須為教師自己所掌握,成為教師自己的東西,才能向學生傳授。
(2)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示范性指教師的言行舉止,如人品、才能、治學態度等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是由學生的可塑性、向師性心理特征決定的。同時,教師勞動的主體性也要求教師的勞動具有示范性特點。
其中教師勞動的示范性在考試中比較常見。
5.教師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
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一個個教師的個體勞動來完成的。同時,教師的勞動成果又是集體勞動和多方面影響的結果。
本部分的知識點考試常考的有教師勞動的創造性、時間連續性、空間廣延性、長期性、示范性,需要考生針對這一部分知識重點備考。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綜合素質》考點之中小學教師職業的勞動特征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備考資料,請聯系育德園師的講師,老師們會一一為你解析的,祝你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
移動端訪問:《綜合素質》考點之中小學教師職業的勞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