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備考該如何從隱私權看學生維權途徑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3-04
128

教師資格證考試經常會考到如何從隱私權看學生維權途徑,在漫長的教學史上,學生在其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處于弱勢地位,學生由于其先天的弱勢如其未成年無法獨立,不成熟,不得不依賴于老師和家長的支持幫助。另一方面,在老師和家長面前的弱勢又會引發權利的健全問題,許多老師和家長會因為權利意識的缺失故意或無意地侵害到學生的合法權利。而在諸種權利之中最脆弱又最令學生難以啟齒的部分要數隱私權了。
由于我國特色的文化傳統,大家尤其是老一輩人習慣了群體聚居,以及聚居生活所帶來的很多習慣,比如很大程度地分享信息,這其中就包括了許多按法制觀念甚至按常識都可以認為是個人隱私的部分。很多局外人會認為國人沒有隱私意識,這實在是難以言明的部分,好在新一代成長起來后這個狀況有所好轉,可能跟家庭的獨生子女有關,他們的獨立意識更強,自我隱私保護意識也覺醒了。但是如何通過法律渠道切實保護自己的隱私權,仍然是需要重視的知識。
依據法律規定,學生的維權渠道首選是申訴,付這個申訴一般是應對校方不合理的處分的,如果學校的舉動侵犯了其隱私權及其他合法權利,學生可以像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也就是本地的教育局提出申訴,這個申訴也是默認為書面形式。如果申訴的結果不能滿意,下一步可以選擇通過仲裁以及訴訟渠道解決問題,當然也可以選擇民間調解,但是后面這個環節都是更多存在于理論上,生活方面很少會有因為單純的隱私問題付諸純粹的法律途徑的,這是很好理解的,所以司法方面對關于隱私問題方面的案件也是按不公開原則來處理的,雖然如此人們出于自己的一貫習慣也很少會走出這一步,這里只是把可能利用到的途徑作以展示。
教育的一大功能即是可以用為普及法律和民主常識的途徑,作為教育活動中的主導者教師更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大力提升自己的法律權利意識,維護自己的權利也維護學生的權利,只有作為引導者的教師群體的覺醒,才會更好地去喚醒學生的法制意識,一批又一批學生的法制素養的提升,才能使我國的未來法治之路顯露光明。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備考該如何從隱私權看學生維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