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教育觀備考之“個性”還是“任性”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3-03
203

最近有不少同學在復習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教育觀部分的知識點時,提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這也引起了我們對于教育觀中相關表述理解上的討論。
教育觀是非常宏觀的決策,是對一名教師擔當者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最難以理解的模塊。因為我們當下正在實施和貫徹的教育思想是素質教育的教育觀,因此“提素、個性、創、兩全”也就是關于教師貫徹素質教育觀應注重的本質事項。
其中,“提素”的表述較為籠統,一般解釋為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在案例分析和單選題中一般會出現如下情境,例如:教師堅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不是唯分數論,同時在決策上偏向于一些考試形式的調整與轉變,教學方式的轉化等等。
“創”是指的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核心觀點一般在考試中都會顯現出一些教師創新性的教學實踐,同時也引導學生創新性地學習,例如:在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逐步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解決;同時,也可以是教師不但注重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的記、背,更多是模擬現實場景,讓學生去用,去練習,如語文的辯論賽,英語的演講比賽等等。
“兩全”是指的面向全體學生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里就不做過多詮釋,一般就會出現一些學生有偏科啦,或者特長啦,教師在鼓勵其特長發展的基礎上,要求其文化課也要同步發展,建設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全方面的能力。
“個性”,這個詞,在考試里是最有趣的,到底什么才是所謂的個性,這里的個性一般指的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層含義是指的是學生思想上的個性,例如有的會內向,有的會外向。另一層面則是學生在處事上的方式,比如說有的學生比較喜歡背誦式學習,而有的學生喜歡理解性學習。在這里我們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由此方法論為指引,表現為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喜好、心理發展水平和性格特點實施教育。但之前有一道題目中提到了學生的問題,說學生無故上課喜歡遲到,教師說什么都不聽,同時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讓我們提出相關解決建議。有一位老師就寫了:“該學生上課遲到,說明該學生的個性比較突出,對此,我該加強對于學生個性的引導,積極鼓勵他樹立......”樹立什么呢?天天遲到,堅持隨心所欲的行為習慣?就連這位老師自己都犯難了。確實,我們說的個性是建立在不違背學校規章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自身根據其需要表現出的一種直接的心理或行為特點,一般是積極的,而這里的天天無故遲到不是學生的個性體現,學生可能本質不是這樣的人,但是收到了一些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誘,因此出現了相應的情況,這與學生本人個性是無關的,因此,教師應該嚴慈相濟,在強調紀律問題的同時,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認識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的人格和學業全面發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資格證教育觀備考之“個性”還是“任性”的相關內容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教育觀備考之“個性”還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