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解析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2-14
280

近年來,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報考教師資格證,根據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我們知道教師資格證試講結束過后會有5分鐘的答辯環節,答辯是比較靈活的環節,下面是育德園師的小編整理的有關“語文”在答辯環節中怎樣獲得高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教學設計類,即針對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板書或活動設計等提出問題;教學實施類,即針對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實現教學設計提出問題;教學評價類,即對如何評價本堂課或其它教學案例提出疑問;教學管理類,即對如何處理班級或學生存在的不良現象提出疑問;教學機智類,即對如何處理課堂或課外發生的突發事提出疑問;專業知識類,即考查考生語文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職業理解類,即考查考生的職業認知或價值觀選擇等。
【真題示例】
(一)針對考生試講中的教學設計進行提問
這節課你的教學重點是什么?(《奇妙的克隆》)
【解題思路】陳述此類問題時,考生需思路清晰,邏輯嚴謹,態度謙虛誠懇地向考官表述自己的教學重點,也可加之陳述自己的設計意圖或預期效果,并對試講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主動的反思。
【參考答案】《奇妙的克隆》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因此在本節課中,我結合課文的主要特點及內容將教學重點設置為:結合文中句子,分析說明方法。在試講過程中,我主要圍繞著課文中的段落,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說明方法。
(二)針對考生試講的學科專業知識進行提問
請簡單介紹陶淵明和本文的主要內容及作家情感。(《桃花源記》)
【解題思路】陳述此類問題時,考生需組織好語言,清晰流暢地回答考官提出的問題;如果意識到在試講中存在知識性錯誤或口誤,考生還需態度誠懇且謙虛地進行改正。
【參考答案】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是其代表之作。《桃花源記》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作家精神的追求與向往,也反映出作家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三)針對考生的職業認知進行提問
教師是一個非常辛苦且工資又低的工作,你為什么想要報考教師?
【解題思路】考官在提問此類問題時,主要是希望通過了解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以此判斷其是否具備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師德師品、自信和決心。在回答此類問題時,考生應堅持虛實相濟的原則,態度應誠懇,言辭不浮夸。首先,可表達自己對教師工作充滿艱辛與挑戰的認知與理解;其次,或結合自身實例或移花接木談談自己選擇教師這一職業的原因所在;最后,做出簡明總結,闡述自己能自苦中體樂,堅持選擇教師這一職業的決心和信心。
雖然隨著教師資格證考試難度的增加,教師資格證并沒有以前那么好考了,但是只要考生們細心努力的學習,相信一定可以考過的,考生們如果還想要了解相關的問題,可以從官網上向育德園師的老師咨詢,一定會給您最專業的答案的,最后祝考生們都能夠考一個好的成績。
移動端訪問:中學語文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