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之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2-13
188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是歷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的一個高頻考點,結合以往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這個部分主要是以單項選擇題和辨析題的形式出現,關于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是很多學員容易出錯和混淆的知識點,其實想要學好斯金納,我們在掌握概念的同時需要穿插一些相關例子輔助記憶往往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在我們把強化理論來系統的歸納一下:
強化理論分為一下幾個方面:正強化和負強化,懲罰和消退,有的大方面里還包含小的方面。依次來看
首先了解一下強化的概念,強化是為了增強行為出現的概率。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行為出現的概率。其實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獎勵。舉個例子:工廠里工人做工,做的越多,獎金越高;見到了錢交給老師,老師表揚你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兒童不愿意吃藥,只要他肯吃藥,馬上獎勵給他一塊糖吃。這些都屬于正強化。負強化: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比如說:小剛一直被罰站,但由于近期表現很好,老師決定不再罰站他了;學生考試考得好,家長就不讓他天天做家務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正強化和負強化的區別,前者是在表揚、鼓勵和贊賞,而后者直接撤銷了讓人討厭和不喜歡做的事情,雖然做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提高這個行為出現的概率。
繼續來看,負強化又細分出了逃避條件作用和回避條件作用,這是一個難點,考生比較容易混淆,同樣先掌握二者的概念:逃避條件作用:當厭惡刺激出現時,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舉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只要出門看見了垃圾堆,你就會選擇繞道走,避開這個垃圾堆,那么此時這個垃圾堆是不是已經出現了呢,出現了你逃避開了,這就是逃避條件作用?;乇軛l件作用指的是:當預示厭惡刺激即將出現時,有機體自發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的出現,則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一個例子來說明:我一看見暖氣就躲得遠遠的,因為我害怕被燙到手,這個就屬于回避條件作用。因為此時,暖氣還并沒有燙到你的手,厭惡刺激并未出現而你已經及時避免了糟糕的后果。所以簡單來說,要想區分開是逃避還是回避并不難,只需要確定這個厭惡刺激有沒有出現就好。
懲罰和消退兩者與強化正相反,是通過一定的方法來降低行為出現的概率。
懲罰分為正懲罰和負懲罰,正懲罰是給予一個厭惡刺激,從而降低其行為出現的概率;負懲罰是撤銷一個愉快刺激,從而降低其行為出現的概率。正懲罰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懲罰,舉例說明:今天你欺負了鄰居家的小朋友,回家爸爸打了你一頓,這就是正懲罰。負懲罰的例子也很常見:上學時,如果你表現不好,老師就會撤銷你班里學習委員的職務,這樣就是取消了一個你喜歡做的事情和刺激,兩者都是為了讓你吸取教訓,從而降低不好的行為發生的概率。
最后就是消退,小腿的概念很清楚的說明有機體做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后不再有強化物相伴,那么此類反應在在將來發生的概率邊降低。消退和其他的強化理論有一些不一樣,其他的理論都是會伴隨一些愉快的或是厭惡的刺激,而消退是不給刺激,也就是四個字:不理不睬。比方說:兒童在街上又哭又鬧的想要玩具,媽媽怎么勸說都沒有用,這個時候就可以不理睬他,過了一會兒這個孩子自己就想通了不要了,而且以后再上街他也不會想要這個玩具了。所以消退是減少不良行為,消除壞習慣的有效方法。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發現,各位考生往往難以區分負強化和懲罰的概念,我們簡單的只需要從目的來區分就可以了,負強化是為了增強行為出現的頻率,而懲罰是為了降低行為出現的頻率。
最后,我們用一個例子來串聯起以上的強化理論。小明期末考了一百分,媽媽對他說:如果你下次還能考一百分,媽媽就帶你去游樂場玩(正強化);爸爸對他說;如果你下次還能考的這么好,就不用再做家務了(負強化)。小明果真又考了一百分,媽媽打算帶他去游樂場,小明卻說,今天周末人一定很多,為了避免嘈雜,我們還是不要上街了(回避條件作用)。但是最終在媽媽的勸說下,兩人還是上街了,走在路上看見前面發生了事故而造成了交通堵塞,于是兩人當下換了一條路走(逃避條件作用)。小明越來越驕傲,不認真學習,導致成績大幅下滑,老師一氣之下撤消了他的學習委員一職(負懲罰),并且罰他把卷子抄寫二十遍(正懲)。小明開始自暴自棄,每次上課都搗亂來擾亂課堂秩序,老師對他置之不理,小明覺得沒什么意思,就逐漸地安靜了下來,以后上課也不在搗亂了(消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了,希望各位考生在做題的時候能夠仔細審題,認真區分強化理論,避免發生混淆概念的現象。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之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