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案設計方法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2-09
119

針對于想考小學教師資格證的考生來說,雖然可以免考一個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學科專業知識與能力》,但是在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教育知識與能力》這一考試科目中,不僅要考查學生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還增設了教案設計對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予以考查,那么對于一些非師范性考生或者雖然是師范院校的學生但從未接觸過教案設計的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難點,而且這部分分值是40分,占據總比重的百分之30左右,那么怎么樣的高分,便變得難上加難。
那么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以及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指導學生教案設計的教學經歷,分享一些教案設計的一些思路。
一、套路與反套路
在上課過程中,了解到考生對教案的看法就是套路,把套路原封不動搬進去,就可以得分,所以備考大多都是從網上搜索模板,或者上課時找老師要模板,認為這樣就可以應對考試,其實則不然,因為閱卷老師一眼也可以看出是框架,而非真正意義的教學設計,從而得高分的幾率也就不會高。
那么首先要對教學設計有個基本的認識,教學設計就是整個過程的精簡展開,除了有固定的組成部分以外,還要達到一種效果,就是看完你的教學設計,就像是真實的畫面呈現在眼前一樣,能知道你所要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通過怎樣的環節展開的,所以也需要我們在大腦里事先預演一下。另外環節的出其不意是體現教師創造性的,也是高分的一個采分點,所以盡量使你的教學設計與眾不同,賦予深意。
二、掌握教學設計的整個設計環節
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的設計這四個大部分,那么一個完整的教學必然由這四個部分所構成。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在教學目標當中一定要在頭腦有意識的識記三維目標,也就是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去展開你的教學目標,每個目標的內容也一定要結合材料中的內容,形式以“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掌握……”切記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去設計目標,內容也要密切聯系材料。
(二)教學重點確定
教學的重點也就是你講授新課的主要內容,一般在題干的問題當中我們可以獲取的到,如果沒有明確的提示,除了字詞的重點以外,其余的重點我們可以結合體裁去分析、記敘文的重點一般是掌握中心思想,散文一般是描寫方法,整體去理解大意,詩歌需要著重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給考生提供找尋教學重點的切入點。
(三)教學難點的突破
教學難點也就是在新課講授部分最應該突破的點,主要包括一些重點的字詞掌握,升華的部分,引申意以及部分教學重點的內容,難點和重點可以重合,因為有的難點就是它本身的重點。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在這個當中可以有意識的分成幾個環節。
1、導入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通過使用一定的直觀手段或者語言的形象描述,去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導入的環節最好適當的展開,不僅要有設計意圖,還需要展開的環節。
例如:導入:師:“同學們,看到這幅圖片,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星星”
師:“在你們眼里星星是什么樣的?”
生……
師:“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巴金眼里的星星是什么樣的?”出示巴金《繁星》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
2、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在這一環節,主要是初步帶領學生整體感知一遍,目的是處理生字詞和疑難的句子,帶領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大意,還是要展開環節。
例如初讀感知:師:“同學們,誰能有感情的朗讀一下全文,在這個過程中畫出你不會的字詞句,讀完后找同學回答文章的大意是什么”。
3、精細品讀,領悟主旨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把握文章的細節,記敘文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確定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散文主要是抒情和敘事的方法,研讀每一句話的涵義,詩歌主要是介紹作者的背景,品讀作者的沒一句詩,展開環節。
4、情感升華,拓展提升
在這個環節中,升華總結讓學生領悟作者背后的深刻內涵,引導學生運用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去造句子,在班上共同鑒賞,鍛煉學生的自主造句和構文的能力。
(五)總結提高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總結,談談學完了一節課的體會和感受,老師可以在幫助學生補充。
例如:師:“我們的課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哪位同學能分享你學完這節課的感受”
生:“……”
(六)作業布置
為了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作業的布置最好是開放性作業,例如:找尋一篇類似的美文,談談你讀后的感受
(七)板書設計
最后,掌握了大概的思路以后,還是要多多的去練習,結合不同的材料,輕松的掌握設計的思路,達到在考場上臨危不亂。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案設計方法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案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