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2-08
255

作為幼兒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對此你有什么建議?
現在有很多的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成長著,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采取“保姆式”的養育方式來對待孩子,所以當幼兒入園后,往往會呈現出對家長的過度依賴、安全感缺失以及意志薄弱等問題。那么作為幼兒教師,應該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讓幼兒能夠自理、自立。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1.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獨立性的培養
在幼兒園中,很多幼兒教師為了省事,往往會替幼兒包辦許多事情,這樣必然不利于幼兒健全人格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注重從生活細節入手,提高幼兒的基本生活技能。比如,用餐時讓幼兒自己盛飯、吃飯、洗碗;午睡前后讓幼兒自己收拾床鋪,學習自己穿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輔助工作。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吃飯、穿衣等事情自編成兒歌,也可以在幼兒中間開展“誰是生活小能手”的比賽活動,以此更好地鼓勵幼兒養成獨立生活的好習慣。
2.在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要適當放手,不要過度保護
3-6歲是人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該階段的幼兒往往有較為顯著的特點,即好奇、好想、好問、好動。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的特點主動引導其積極思考,使其在實踐中逐漸發現事物的客觀規律。同時,當幼兒提出問題時,教師可以先給幼兒創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和挑戰困難的機會,并在必要時給予幫助。此外,在集體活動中,對于幼兒想玩的游戲、想要扮演的角色和想要參與的游戲環節等,都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自己有表達、選擇、探索的自由,教師應該少加干涉,以此讓幼兒得到自我鍛煉和體驗的機會。
3.家園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養幼兒獨立性
教師要時刻與家長溝通,傳遞保教理念,并且讓家長相信幼兒通過平時的歷練能夠具備較強的獨立性。同時,也要尊重幼兒,尊重一個完整生命的成長過程。家長和教師應循循善誘、耐心引導,鼓勵幼兒進步,幫其樹立信心,使幼兒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總之,陳鶴琴先生說過:“習慣養的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的不好,終身受其累。”未來是屬于孩子們的,孩子們的未來由他們自己去主宰,自己去創造。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你解惑答疑,助你順利拿證。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